2003.9.21大安堂主日證道『信仰的退化』加拉太書4:1-11
如果我們可以跳出時間的限制,把時間當成一條線來看,我們可以自由的在這一條線上往前看或往後看,左邊是過去,右邊是將來,你想你最想看的是哪一邊?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想往右邊看,因為過去的已經無法改變,未來還有各種可能性,先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可以做一些準備,雖然不一定會讓結果變得更好,至少能減少一些失敗。
不過在現實生活裡面,我們永遠被限制在時間當中,不可能像某些科幻電影,可以用時光機器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穿梭。看起來我們都被時間鎖住了,沒有辦法預先看見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未來的事情也無法避免,看起來似乎只能聽天由命,一天過一天。不過我們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時間,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半部時光機器,這半部時光機器可以帶我們看見過去,也許你沒有辦法完全看清楚許多事的細節,但還是可以看件事情發展的方向,這半部時間機器就是歷史。歷史可以讓我們得到一點方向感,至少你可以從過去的經驗,決定你未來的方向。
不過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只往前看,有一些人經歷某些事情之後反而會「退化」。我們應該還記得爆發SARS疫情的期間,和平醫院有一名護士親眼看見一個病人在病房上吊自殺,結果在嚴重驚嚇之後,產生行為退化的情況,除了失眠和自殘的症狀外,她的心智退化成五、六歲的小孩一樣,整天只會抱著洋娃娃,出門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退化」是心理受挫折或創傷後的一種反應,就像有許多家庭的小孩子,四五歲時原本有許多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會自己做了,但媽媽生了一個弟弟或妹妹以後,全家人原本對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生兒時,這個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受到關注,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挫折,於是原本自己會穿衣服變成不會了,原本會到洗手間上廁所變成大小便直接拉在褲子裡。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退化」的可能性,只是程度上會有不同。
在信仰上也有「退化」的現象,我們今天所看的這一段聖經,就是保羅對信仰退化的談論。保羅借用他當時代小孩子的教育過程做比喻,對加拉太教會受到律法主義思想影響的基督徒說,如果你們的信仰回到信主以前的方式,你們的地位、知識和盼望,都將退化成還沒信主時的狀況。換一句話說,保羅對加拉太的信徒提出一個很嚴重的警告,意思就是:「不要走回頭路,否則會失去救恩。」
保羅那個時代跟今天的時代在財產繼承的做法是差不多的,大部分人都是把財產交給自己的子女繼承,所以做父母的對於將來要繼承自己財產的子女,很重視他們的教育及訓練。一直到孩子成人之前,他們都會受到栽培及教導。在保羅的那個時代,有三種主要栽培孩童的文化,這三種是猶太人、希臘人及羅馬人的方式。猶太人的小孩在滿十二歲後的第一個安息日,父親把他帶到會堂開始學習舊約律法;希臘人七歲到十八歲由父親管教,滿十八歲以後由政府再做兩年的教育;羅馬人大約在十四到十七歲之間,把孩子的衣服換成大人,然後帶他去參加一個儀式,男孩子把他從小玩的球,女孩子把洋娃娃交給阿波羅神,表明他們從那天起放棄了小孩子的事。這三種人的小孩,在開始接受教育之前都是奴隸帶的,他們進入受教育的階段,也常常接受某些有學問的奴隸的教導,在完成訓練之前,他們的地位還算不上是產業的繼承者,而是跟奴隸的地位差不多。保羅用這個比喻談加拉太人在信仰上的退化,他們是很容易明白的,他們信仰的退化,就如同一個已經完成所有訓練,而且在年紀上可以繼承管理家業的人,又回到被奴隸或教師管理的階段。
藉著這段經文的提醒,我們要對自己做三方面的省察,看看自己有沒有在信仰上退化了。這三方面的省察是,一、我們對承受神應許產業的盼望有沒有退步;二、我們對自己在神面前的地位,有沒有降格;三、我們對救恩的知識,有沒有偏差。
一、我們對承受神應許產業的盼望有沒有退步
第一節有一個字很重要,這個字就是「承受產業的」,聖經原文的意思就是繼承人。成為一份產業的繼承人有兩種意義,第一個是,這個人可以享受這份產業的所有好處;第二,這個人必須擔負管理經營這份產業的最大責任。也就是說承受產業的人,同時擁有權利和義務。信耶穌的人也是一個承受產業的人,我們有兩種產業,在彼得前書一章說,我們有屬天的基業,這是一信耶穌就能得到的;另一種基業是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10-12節說的,我們行事為人要結出好果子來,跟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所以基督徒所承受的產業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將來在天上享受的賞賜,另一種是我們還活在地上時的行事為人。所以我們可以從自己有沒有在平日的生活中為主結果子做見證的情況,看出來我們對神的盼望有沒有退步。一個人有多少盼望,在行為上就會有相對的表現。
昨天美環回來後打了幾個電話,其中有一個電話聽到一件很令人遺憾的事。這件事也許在新聞上有報導。上禮拜一有一個二十七歲的年輕人自殺了,他自殺的原因是害怕自己達不到父親的要求,這個年輕人的父親是做生意的,一直希望他的兒子將來接他的衣缽,但他兒子只想當一個平凡的職員,這個父親很不以為然,就逼他的兒子把工作辭掉,然後送他去日本學習做生意,準備回來接他的事業。但這個年輕人去了日本兩年之後,回到台灣就馬上自殺了,他是用汽車廢氣自殺的,在他的車子裡面留了一封遺書給他父親,告訴他父親說,他沒有盼望能夠達到他的要求,所以選擇自殺。
我們要省察自己,有沒有盼望自己成為為主結果子的基督徒,因為這是我們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重點不是我們的工作內容,而在於我們用什麼態度去做。如果上帝給你在地上的工作是做生意,你就要用榮耀神的方式去賺每一塊錢;如果上帝給你的使命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你就要忠心在自己的職分上。當一個基督徒沒有用正當手段去賺錢,也不在自己的職分上盡本份,那時候就已經在退化為不是基督徒的樣子了。我們應當帶著對神的盼望過每一天的日子,否則我們的信仰就會退化。
二、我們對自己在神面前的地位,有沒有降格
第二個我們要做的省察是,有沒有把自己在上地面前的地位降格。保羅在4-8節告訴我們,在上帝面前我們的地位是兒子。在第八節,保羅說以前我們還不是基督徒的時候,我們拜其他的神明時,是把我們自己當成奴隸看待。我們要記住,上帝和我們是父子關係,不要把自己降格當成奴隸看待。
每年農曆七月,台灣民間信仰有殺神豬祭拜神明的活動,這活動差不多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了,今年這個活動特別受注意,因為總統具名養了一頭豬參加比賽,這一件事引起愛護動物人士的不滿,他們覺得養神豬是一件非常不人道的虐待動物行為,為了比賽用不正常的方式去養豬,對那頭豬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今年又有一頭以總統名義養的豬,這些愛護動物的人認為這是很不好的示範。這件事後來又成為流政治口水的話題。我們不管政治的爭論,或保護動物的問題。想一下養神豬來祭拜神明的人,他們把自己放在什麼地位。
包括基督教在內,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凡是祭拜的行為,目的都是為了取悅神。在舊約時代的獻祭,是為了挽回上帝對人的怒氣,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一種取悅。為了取悅神,人當然不可能站在神兒子的地位上,為了取悅神明,人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去預備祭物,人很辛苦的工作賺錢,才能買到足以挽回神明怒氣的東西。養神豬祭拜神明的人,不可能認為自己是神的兒子,當他們用一年的時間去養那頭預備祭拜的神豬時,在飼養的過程中,要隨時隨地為那頭豬預備食物,要注意他會不會太熱,要常常幫他保持清潔處理豬的排泄物,花在養這頭豬的錢,有人估計說足夠給好幾個家庭吃飽。感覺起來這些人不只是他們所拜神明的奴隸,甚至一年要當那頭豬的奴隸。
基督徒是上帝的兒女,我們不要把自己降格當奴隸了。如果我們覺得自己跟上帝的關係越來越不像父子關係時,這就是一個警訊,我們要小心了。當你覺得上帝是警察時,很可能你心裡想著一些犯罪的事,很怕被警察注意到;當你覺得上帝是法官時,你可能已經犯罪了,害怕上帝定你的罪。當我們與神的關係降格了,我們的信仰也已經退化了。
三、我們對救恩的知識,有沒有偏差
第三個省察自己有沒有在信仰上退化,就是檢查我們對救恩的知識有沒有偏差。保羅說:『現在在你們既然認識 神、更可說是被神所認識的、怎麼還要歸回那懦弱無用的小學、情願再給他作奴僕呢。你們謹守日子、月分、節期、年分。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
保羅在加拉太教會所下的工夫就是把福音傳給他們。保羅傳的福音就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每一個人死,接受耶穌基督做就主的人,就能夠從罪的綑綁中得到釋放。但加拉太教會很顯然的在救恩上,接受了一些偏差的知識,讓保羅覺得他傳福音給他們是枉費了工夫。簡單說,加拉太的信徒不認為信耶穌就能得救,在信心之外還必須遵守律法。
我們不需要把信仰看得太過於複雜,既然我們跟上帝的關係是父子,他要給我們的好處,就不會以為難我們的方式叫我們去得到。如果覺得必須做什麼才會讓上帝喜歡你,很可能你還沒真正了解上帝的心。
求神幫助我們,時常省察自己跟神的關係,我們在神面前,只要忠心就不用擔心,上帝一定要祝福我們的。我們也不要把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地位降格了,不需要像奴隸般的去面對神。然後帶著單純的心接受神給的恩典。做一個有見證,有尊嚴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