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9.19
『立約的憑據』
出埃及記24:1-8
西乃山是神要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地後,第一個抵達的地方,西乃山下也是以色列人第一個安營停留的地方。在這裡,神要摩西把祂對選民的心意傳達下去,就是十九章六節所說的,選民將要歸祂「做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是神把屬祂的以色列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目的。以色列百姓聽到摩西轉達的話時,他們便用正面的態度回應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然後摩西再度上到西乃山,從神領受包括十誡在內的律例典章,這些律例典章是神對選民的命令,從出埃及記二十到二十三章,內容除了包括人與神的律例以外,也有人與人日常生活的相處之道。這些規範的目的不是要百姓受轄制,而是為了叫這些百姓成為聖潔的國民,在列國中成為神的見證人。
當摩西下山把這些神所吩咐的告訴百姓時,百姓再一次回應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在百姓做了這樣的告白之後,摩西便帶領百姓在神面前築壇、立柱、獻祭,作為與神正式立約的儀式。這個立約的儀式是百姓出埃及後,跟神的關係做了一次正式的確立,是他們出埃及後最重要的一件事。這個事件代表他們的決定,也就是決定跟過去在埃及寄居時的舊生活做一個了斷,接受一個由神定下來的全新生活方式。透過這一個包含了築壇、立柱、獻祭的立約儀式,我們要思想願意成為基督徒的人,在今天這一個世代,當我們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時,要築什麼樣的祭壇、立什麼樣的石柱、獻什麼樣的祭物。
在出埃及記之前,聖經記載有四個人在上帝面前築壇。挪亞從方舟出來,在大水消退後的土地上為耶和華神築了一座壇,然後向神獻祭。亞伯拉罕曾在三個地方築壇,第一個地方是他最初抵達迦南的示劍,神向他顯現應許把迦南地賜給他;第二個是他在迦南地的南邊,伯特利東邊的山地;第三個是神考驗他信心,要他把以撒獻出來的地方。創世記中第三個築壇的人是以撒,他在別示巴定居,神向他顯現應許賜福給他時,以撒築了一座壇向神獻祭。第四個築壇的人是雅各,他離開舅父拉班回到迦南地,向示劍人買了一塊地作為定居的處所,他在那裡也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世記中這四個築壇的人有共同的原因,他們在找到長時間居住的地方築壇,築壇的同時也是對神帶領表示肯定;他們都是在他們人生重要的時刻築壇。對這些人來說,築壇代表他們是以神為生活中心的,同時也是願意接受神引導的人。
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築一座壇,這座壇可能是用土堆起來的,也可能是用一塊塊的石頭疊起來,這座壇不但代表他們的生命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改變,同時也是他們表達接受神帶領的意願。雖然那時候他們的身體還沒進入迦南地定居,但他們的心靈已經預備好讓神掌管了。成為神選民的人,要在所在之處要築壇,這是人向神表達親密的的行動。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我們接受耶穌基督作為救主的同時也要築壇,作為紀念。我們要築什麼樣的壇呢?我們不需要再像舊約時代的選民一樣,堆土疊石頭的築壇,我們要在心理面築一座以神為中心的壇,這一座壇要成為我們生活的重心,把每一個思想交給神管理;我們也要在每一天的時間中築壇,分出一部份的時間親近神,透過讀經禱告的靈修生活,讓神的話語和聖靈引導我們。
摩西帶領百姓與神立約,除了築壇之外還按照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立十二根柱子。按照聖經原文的意思,石柱的原意是站著的石頭,所以這十二根柱子事實上是十二塊立起來的大石頭。如果說築壇代表人自己紀念神的作為,立石柱就是向別人見證神的作為,在人類的文明遺跡中,能夠保存長久的東西都是用石頭造的,古代的人要立什麼約定,在沒有紙和筆以前,常會把契約的內容刻在石頭上,好讓約定的事情有不容易消失的證明。
雅各的一生中有四次立石為記,在創世紀二十八章,雅各在夢中看見上帝從天梯的頂端向他說話,他醒來以後,就把睡覺時枕著頭的石頭立起來,記念上帝曾在那裡與他同在;在創世紀三十一章,上帝要雅各回到應許之地,當他離開岳父的外邦世界時,立了一塊石頭見證他要離開的決定;創世紀三十五章,雅各在伯特利立了一個石柱,見證神賜福給他的應許。離開伯特利後,雅各最愛的妻子拉結因為生產死去,他在她的墓前立了一塊石頭作為墓碑,見證她對拉結的愛。
上帝透過摩西跟以色列人立約,在西奈山下用十二塊石頭作記號,見證神帶領選民出埃及的偉大救恩,並見證神應許給以色列人的愛。約書亞記中記載約書亞七次立石,從過了約旦河到他離開世界之前,約書亞用石頭紀念上帝的作為,並且用來鼓勵他周圍的人記住神為他們所做的。
屬於神的人要懂得立石,這是為神作見證。基督徒要向別人為主作見證,特別是神在我們身上有作為時,更應該把握機會作見證。我們做見證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要榮耀神。所以我們的見證必須是誠實的,謙卑的,能夠鼓勵人的。誠實作見證,就是不管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是正面的或負面的,我們都可以用來為神作見證。有的人作見證光講成功不談失敗,也有人以為遇到挫折或失敗就不是好見證,這種作見證的態度不是誠實作見證。石頭經得起風吹雨打和烈日的曝曬,它不會被水沖垮,也不會被高溫熔化。基督徒的見證也要讓人看到我們的神是掌管我們整個生命的神,我們不會因為信耶穌而不遇見對我們生命衝擊的事,卻能在各種景況中穩穩的站著,順利時有好見證,不順利時更有好見證。
我們的見證也是要謙卑的。作見證的目的是榮耀神,馬太福音五章十六節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謙卑的見證作出來以後,不會被人羨慕你,也不會讓人覺得你好偉大,只會叫人看見我們生命中有一個偉大的神。不謙卑的見證中有許多「我」,我作了什麼,我想了什麼,我計劃什麼…..所以結果成了什麼。耶穌曾經指出一個很不謙卑的人作例子,這個人用很大的聲音禱告,要讓大家知道他作了哪些事,他禱告說:『神阿、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耶穌說,另一個人遠遠的站著,就是那個大聲禱告的人所講到的稅吏、他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阿、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耶穌告訴門徒,這個稅吏比那個大聲禱告的人,更蒙神的悅納。
誠實和謙卑的見證,才是能鼓勵人的見證。基督徒的生活是不能隱藏的,就如同最近台灣有一些政治人物,在互相指控對方不誠實,有人說一句話:「你騙得了小部份的人,卻騙不了大部分的人;你騙得了大部分的人,卻無法永遠的騙所有的人。」誠實且謙卑的作見證,才能像用石頭立起來的柱子,穩定的、長時間的被人看見。
除了築壇和立石柱以外,摩西也帶領選民獻祭,成為與神立約中的一部份。聖經告訴我們,他們獻了燔祭跟平安祭,燔祭是全然擺上的奉獻,平安祭是彼此分享的奉獻。獻燔祭的祭物是一點不剩的全部放在祭壇上燒掉,最為向神恩典的回應;平安祭是取祭物中的脂油和內臟一部份放在祭壇上燒掉,肉的部份分享給大家一起吃掉。我們要注意一件事,西乃山下的立約儀式中,獻祭只包括燔祭和平安祭,沒有贖罪祭或贖愆祭,因為在立約的那一刻,神已經完全的接納了選民,他看這些和他立約的人是沒有罪的,神重視跟他立約的人兩件事情,第一件是這個人是不是能完全的為主擺上,第二件是這個人能不能把恩典分享給別人。神不單單要人與祂和好,祂也要人與人和好,這是他對選民的基本要求。
築壇、立石、獻祭,都只是立約儀式中的一部份,這些程序都只是象徵性的,我們把西乃山下的這個立約,當作基督徒受洗時的提醒。不管是今天受洗的弟兄姊妹,或是受洗已經有一段時間的人,神透過築壇要我們時常親近祂、透過立石要我們誠實謙卑的為主作見證、藉著獻祭提醒我們應當與神與人都有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