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7神學院證道

耶利米書25:1-7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由德國和日本發動,這兩個分別在歐洲與亞洲的國家,跟他們鄰近的國家比起來不能算是大國,但他們能夠掀起全球性的戰爭,有一個不能缺乏的條件,就是他們的國民非常死忠於他們的領袖及領袖所提出的目標。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許多年以後,在東南亞的叢林中,偶而會發現一兩個日本軍人,他們因為通訊中斷,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了,還一直的拿著幾支槍,躲在叢林間預備打仗。這些人在叢林中沒有補給跟消息,他們靠著原始的生存本能,在叢林裡度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光陰,直到被人發現時,還不願意放下武器,除非他們當時所認識的直屬長官來對他們說,戰爭已經結束了,他們才肯接受這樣的事實。這些人的精神很值得敬佩,很可惜的是,他們自己職分的忠心,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及對後來所發生的事一無所知。

 

  今天這個世代社會,幾乎看不到這樣的忠心態度了。如果還有人在一個公司上班很久,他不換工作,至少也要在職位上升級加薪,否則會被人取笑說,這是一個不知上進或沒有前途的人。不要以為這觀念只有社會上才有,在教會中也充滿了這樣的觀念。當我作一個傳道人一兩年之後,就開始有人問我什麼時候作牧師,有一些教會裡的人,他們認為牧師的代禱是比較有力的,牧師的講道是比較有道理的,有一些教會以外的人,問我如果當牧師以後,薪水會不會比較高。在教會中,很難沒有世俗化的觀念。在這個世代中當傳道人,如果不清楚服事的對象跟目標,就會在一些潮流中飄來飄去。

 

  在聖經中的先知,耶利米是一個在黑暗世代中服事的人,他所面對的是一連串的無奈跟灰心,他的國家夾在巴比倫、亞述和埃及三大強權之間,他們彼此之間打仗時,猶大國就要遭殃,耶利米在約西亞王作王十三年的時候蒙召,約西亞之後,他的兒子約哈斯登基作王三個月,就被埃及廢掉了,改立他的哥哥約雅敬作王。約雅敬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巴比倫王打敗了埃及,約雅敬被迫轉向巴比倫帝國效忠,三年以後,約雅敬背叛巴比倫,為猶大國招來亡國之禍。今天這一段經文,是耶利米服事二十三年之後所說的話,當時正是巴比倫打敗埃及的時候,猶大國正要從依附埃及轉向順從巴比倫的關鍵時刻。在這樣的情況中,耶利米堅持他二十三年以來的一貫作風,指摘當時社會的病態,並說出國家災難的根源,傳講悔改的信息和宣告神的審判。面對老百姓的反對、執政掌權者的威脅、宗教團體給他的壓力,耶利米還是忠心持守神給他的使命。在耶利米的時代,他跟其他職業化的祭司、宗教領袖是不一樣的,他清楚服事的對象是誰,也明白他服事的目標是什麼。經過二十三年的年日之後,他沒有離開神的呼召,繼續的堅守他的使命。

 

  我們今天的處境跟耶利米的時代很像,我們的國家在政治上,不管理面或外面都有很大的壓力,但我們卻有一個繁榮的社會局面。當時的猶大國在強權之間,在經濟和政治上具有樞紐的地位,雖然重要但也只不過是被人家當作工具,在上執政掌權的,所圖謀的是政治利益,一般老百姓所求的是眼前看的到的經濟利益,許許多多的事情被工具化了,社會沒有絕對化的標準。宗教信仰可以被用來當作政治的選票工具,更可以被用來當成賺錢的管道,老百姓也甘心樂意這樣的政治、宗教生態。政府鼓勵百姓要有宗教信仰,是為了心靈改革,期待從宗教的力量把一些在犯罪邊緣的人拉回來,許多人在宗教信仰中是為了滿足自我,他們選擇一個有最大利益的宗教信仰加入,在意的是我在信仰裡能得到什麼好處,至於宗教信仰是不是真理,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在兩個月以前,有一位以前在我們教會的會友,已經移民去加拿大了,他從加拿大打電話給我們,請我們去看他的一位同學,他這位同學在身體檢查中發現有肺癌,而且是第四期的程度了。我們就去那個家庭拜訪,第一次去的時候,那位病人正吃完晚餐,我們剛要開始談話,他有其他的朋友也是接到他罹患癌症的消息來探望他,我們沒有機會跟他談話就離開了。過了兩個禮拜,我們約一個白天的時間去看他,當我們去看他時他的情況非常不好,才一個月的時間,整個人的樣子都不一樣了,但他仍願意跟我們談,那一次我們把福音傳給他,也帶他禱告,但他很難受沒辦法講太多話,在離開前,我們跟他作最後一次確定,問他是不是願意接受耶穌基督作他的救主,他告訴我們,只要耶穌可以解除他身體上的病痛,他就相信。我們告訴他會每一天為他禱告,也請他自己要禱告。那一天是星期二,到下一個星期一的時候,我們接到在加拿大的那位會友打電話來,告訴我們說,那個人禮拜六在家裡面上吊自殺了。他從發現癌症到死亡,差不多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追求眼前的、表面的結果是這世代的特徵,一個地方住起來沒有安全感,可以搬家或移民到其他國家;投資客見到一個投資不穩固,可以換掉投資的項目,股票跌了買基金,東南亞的貨幣貶值,改投資美金;一件衣服穿起來跟不上流行也會被換掉;也有人在肉身的生命充滿痛苦時,把自己的生命結束掉。在一個服事很難看到果效的環境裡,傳道人要如何看待神對自己的呼召呢?

 

  去年有一本新書,中文的書名叫直奔標竿,這是一本暢銷書。作者是一個在美國加州的牧師,他所牧養的教會,可能是全美增長最快的教會之一,他在神學院畢業時,帶著他的太太進到一個社區建立教會,他要建立一個他理想中的教會,他給自己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去拉別的教會的信徒,所以他的教會一開始的時候完全沒有信徒,經過十六年之後,這個教會有一萬人左右聚會,另外開拓了大約二十個分堂。他把牧養教會和推動事工的理念寫在這本書裡,他先提出原則,再寫出他的方法。我非常同意他提出的一個觀念,他的意思是:一個傳道人長時間的在一個教會牧養,不能保證這個教會一定增長,但一個教會幾年就換一個傳道人,可以保證這個教會一定不會增長。台語有一句話說:移巢的母雞下不了蛋。英文也有一句俗話說: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應當在神面前清楚自己要如何被他使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給神用。神要我們用生命去服事他,如果沒有與神保持好的關係,我們沒辦法服事下去。但要注意一件事,我們是在人的中間服事神,不要把保持與神的關係,作為跟人相處不好的藉口。我認識一位弟兄,他從神學院畢業以後去一個教會服事,他希望教會給他自由,不要規定他一天要幾個鐘頭待在教會裡,在長執會開會時執事問他,為什麼週間的時間不要待在教會裡,這位弟兄說,他需要時間安靜預備講道,執事就問他,預備一篇講道要花多少時間,這位弟兄回答說:一篇好的講道要用二十年的時間預備。結果他被教會開除了。其實這位弟兄不是偷懶,他是一位非常渴慕神的人,後來我看到一本書明白他說:預備一篇好的講章需要二十年時間的原因,在祈禱出來的能力中有一篇文章,談到禱告跟講道的關係,就有這樣的一句話。我相信那位弟兄跟教會之間是發生了一個誤會。那位弟兄換了一個教會服事,也沒作滿一年就離開了,離開教會之後,聽說他去開計程車。

 

  這是一個變化快速的時代,許許多多的事都在改變。耶利米服事了二十三年,仍舊有機會在他的百姓中傳講神的話語,雖然他的話不中聽,但還是會扎入當時代的人心裡面。他絕對不是一個與時代脫節的人。我們要跟這時代不脫節,在持守我們的職分之外,應當要不斷的瞭解這個世代的人在作什麼,想什麼。不斷學習是不跟時代脫節最好的方法,而學習是需要付代價的。

 

  如果要我告訴你,在我們服事的範圍以外,最需要學習的一個項目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是電腦。電腦是什麼?在十多年前大部分的人認為,電腦是用來玩電動玩具的,後來大部分的人認為,電腦是一部打字機或計算機,但我要告訴你的是,今天,電腦是你接觸人的工具。電腦的概念在網際網路發明以後就改變了,電腦並不是一個放在你輸桌上的機器,電腦是千千萬萬個大小不一樣的電腦,透過一些線路連結起來的東西,在每一部電腦的螢光幕前有一個靈魂,你可以透過電腦幫助你去傳福音給這些靈魂,甚至你可以用電腦去牧養他們。

 

  我講一件具體的事情好了。這是我最近這一年來的經驗,卻在前幾天發現的一個結果。大安堂目前是一個小教會,我們主日的聚會已經很久沒有超過四十個人了,大部分的時間,在主日聚會也只有在三十五人左右。前幾天我整理過去一整年教會的財務狀況,我們這一個小小的教會,竟然有將近四百萬的奉獻,大部分的是為建堂奉獻的。這些奉獻到教會的金錢中,我大概估計一下,有一半是來自教會以外的基督徒,這些人不在大安堂聚會,卻都很關心教會,這樣的關係是基於他們對這個教會情況有相當的瞭解,才會奉獻錢到這裡來。他們從那裡知道教會的情況呢?答案是從電腦。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時間,我把每個禮拜教會的週報,跟我的講道透過電腦傳出去,我常在電腦中跟他們保持聯絡。我會這樣的用電腦來接觸人,也不過是這一兩年中學的,以前電腦對我來說只不過是打字機。電腦好不好學呢?我覺得很好學,當我發現一個可以用在服事上的軟體時,我會花很多時間去學,晚上常常不睡覺的去學、去研究,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呢?因為學會之前會遇到許多困難跟問題,所以我常常因為晚上不睡覺被老婆罵,也被知道的會友罵。但我覺得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收穫不是從外面奉獻進來的兩百萬,而是我有機會牧養一些人,也接觸一些原本接觸不到的人。

 

  求神幫助我們每一個人,既然蒙召成為傳道人,就應當堅持在這一條道路上,困難一定會有的,好在我們有一位又真又活的神,他給我們服事的方向跟智慧。我們的生命原本就是不完全的,我們也在不完全的人當中服事,在追求完全聖潔之中,不要破壞了與人的關係。當我們願意奉獻全時間以後,服事神的目標不可以改變,但衡量是否達到目標的方法卻不斷的在變,我們所做的不一定很快看到所產生的影響,或得到具體的效果,在不變的目標中保持一個不斷學習的心,神自然有他的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