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8大安堂主日證道『怎樣向特別難的人傳福音』羅馬書1017-21

 

我相信每一個熱心傳福音的弟兄姐妹,都會有這樣的感慨:「福音好難傳喔!」不是遇到直接拒絕的人,就是遇到那種表面說好,卻從不跟你來教會的人。寫「標竿人生」這本書的作者華里克牧師說:「基督徒跟非基督徒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害怕『傳福音』。」這句話也許是在說笑,不過也很真實的反映出實際就是這樣,我們害怕被拒絕、害怕因為傳福音引起別人不高興、只是跟傳福音有關的理由,我們都可以拿來害怕,一直到不傳福音了,我們就不害怕了。我不知道您是不是這樣,不過我要承認,我常常是這樣的。

 

保羅在羅馬書第十章不斷強調,信耶穌是很單純的事,只要人「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可以了,不過不願意信耶穌的人總是找得到很多理由拒絕。我們看羅馬書九到十一章,知道保羅特別談論關於以色列人的不信,不過他這些內容,也是上帝對我們的提醒。

 

我們今天看的這段聖經,保羅四次引用舊約,第一次在18節,這一節經文出自詩篇19篇四節,詩篇十九篇時常被拿來應用在「自然啟示」的解釋,在神學上把上帝的啟示分為「自然啟示」和「特殊啟示」,所謂的「自然啟示」是指上帝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包括看得見的事物,以及所有維持宇宙運作的各種定律、法則,「特殊啟示」通常是指聖經。在羅馬書中,保羅好幾次從「自然啟示」的角度說,人有足夠的能力和機會認識上帝,包括人內在的良知功能,還有上帝所創造的一切。所以我們一看到羅馬書十章17-18節,就明白保羅的意思是,人沒有理由說:「我沒聽過福音。」

 

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會比保羅那個時代的人,更容易理解保羅的意思,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要找到一個福音傳不到的地方,可能是很困難的。從收音機發明以後,就開始有人透過無線電波傳福音了,電視機發明以後,也有人設立電台或購買電視頻道的時段播放福音節目。現在更有網路作為傳遞的工具。上個禮拜我去參加一個研討會,那個研討會介紹一個網路的工具,這個工具可以讓不同地方的人,得到同步的信息。例如,我們現在在這裡聚會,有一個教會也在聚會,不過他們沒有牧師講道,他們可以透過網路,跟我們同時聽到並且也看到一個人站在他們面前講道,這樣的工具可以同時讓分散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一起聚會聽講道。可能不久之後,我會在我們教會做這樣的實驗。

 

在保羅那個時代,也許那些他還沒有傳過福音的地方的人可以說:「我沒機會認識耶穌」,但今天已經沒有這樣的地方了。至少「聖誕節」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保羅說:『人沒有聽見麼?誠然聽見了.』這一句話,我們今天是可以很肯定說出來的。所以,人不願意接受福音,不是因為沒聽過福音或沒有人傳福音給他們。從羅馬書19-21節,保羅引用三處舊約,讓我們看見尚未信主者的情況、需要,還有我們的責任。

 

19節是從申命記3221引用的, 2021節從以賽亞6512兩節引用來的,這三處經文同時可以從三個不同的層面思想,那些拒絕福音的人是怎麼回事?我們能對他們有何期待?我們能做什麼?

 

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以賽亞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

以賽亞又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

 

一、我們原本怎樣看拒絕福音的人他們真難搞!

 

19-21節所引用的,在舊約聖經中是上帝藉著摩西和以賽亞講出來的話,用我們今天的方式表達,就是上帝對著以色列百姓說:「你們怎麼這麼難搞?」以色列人原本是上帝的選民,上帝對待以色列選民如同父母對待自己的兒女一般,所以上帝也會像父母一樣的對子女發出抱怨的話,甚至會想出一些方法來治管教他們。19節事實上是帶有很多情緒的,申命記3219-21節的原文是這樣的

 

耶和華看見他的兒女惹動他、就厭惡他們。說、我要向他們掩面、看他們的結局如何.他們本是極乖僻的族類、心中無誠實的兒女。他們以那不算為神的、觸動我的憤恨、以虛無的神、惹了我的怒氣、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觸動他們的憤恨、以愚昧的國民、惹了他們的怒氣。

 

摩西用擬人化的方式描述上帝對人的情緒,說,這些人用我最在意的事(拜偶像)惹我生氣,我也要用他們最在意的事讓他們感受一下我的生氣。以色列人在意什麼呢?他們在意別人勝過他們,因為他們一直以來都自以為是最優秀的,當他們發現別人比他們好時,他們會受不了,因為他們看不起別人。保羅從這一點看以色列人不接受福音,就是因為他們太驕傲了。

 

20節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保羅說這些看不起別人的以色列人,不會去尋找上帝,也不會想要問關於上帝的事,表示他們是非常自我的人,他們不覺得自己需要上帝,所以不會去尋找神,也不會想知道關於神的事。21節:『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這是在說,以色列人很剛硬,他們不但不尋求上帝,還會故意做出違背上帝的事,也會辯論頂嘴的說沒有上帝。

 

保羅這麼看那些不信耶穌的以色列人時,他說他們不但看不起別人,而且很自我,他們的心是剛硬的。這樣的看法,不也就是我們基督徒,在經歷很多次傳福音失敗之後,對非基督徒的看法嗎?我們覺得那些不信主,拒絕福音的人好難搞,慢慢的我們覺得把福音傳給非基督徒,是很專業的事,至少是別人的事,不是我的事。

 

一九六四年在美國紐約的皇后區發生一件兇殺案,有一個小姐在她家附近的大馬路上被歹徒刺殺身亡。警察辦案做地毯式的調查,訪問了住在那裡的人,結果發現這小姐從遇到歹徒開始追她,到她被殺死斷氣之前,差不多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她一邊跑一邊呼救,整個過程有三十八個人看到了,這些人大部分是從自己家聽到聲音,從窗戶往外看到的。但是在三十八個看見整個或部份過程的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拿起電話來報案。這一個調查報告公開以後,有很多人非常自責,為什麼不拿起電話來報案?後來有兩個心理學家做了一連串的研究,他們得到一個結論:「因為有三十八個人聽到這位小姐的喊救命聲,所以才沒有人打電話報警。」這是什麼意思?這兩個心理學家下結論之前做了很多實驗,他們發現在緊急的狀況中,同時有很多人在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應該」會有「人」去做,這個「人」一定是「別人」。

 

當我們遇到還沒有信主的人時,我們是不是以為會有「別人」像他傳福音呢?如果我們有這種想法的話,所有還沒信主的人,永遠都遇不到一個向他們傳福音的「別人」了。雖然我們從羅馬書十章19-21節中看見,不信主的人「很難搞」,不過我們也可以在同樣的經文中看見,這些「很難搞」的人,值得我們對他們的信主有期待。有三個原因。

 

二、要保持期待

 

1.他們是有感受的,因為19節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這些人雖然很難搞,但他們還是能被「惹動憤恨」和「觸動怒氣」的,這兩個字在原文中有同樣的字首,那個共同的字首有「靠近」的意思,只要有人靠近他們,不管是惹動憤恨或觸動怒氣,代表他們都是有感受的。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有感受的人。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植物人。其實所謂的植物人定義很廣,從完全沒有任何反應到會做出具有意義表達的情況都有。我第一次看到所謂的「植物人」應該有十幾年了,那次是崇佑姐妹帶我們去的,那時候她在一個照顧植物人的醫院工作,讓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個小女孩,那時候只有五六歲,因為某個原因便成植物人。那一次我看見,當護士或照顧她的人,唱個兒歌拉著她的手好像跳舞一樣的幫她做運動時,那個小女孩會笑。我相信,所有所謂的「植物人」的家屬不願意放棄他們,就是因為知道他們有感受,所以會期待有一天他們會醒來。

 

當我們傳福音給人遭到拒絕時,我們其實是得到一個信息,這個信息是,他們是有感受的。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何拒絕,也不知道為什麼對福音那麼反彈,但我們真的很肯定他們是有感受的。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不應該放棄傳福音給他們。

 

第二個值得我們期待人接受福音的理由是,他們是能被引導的。20節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這代表什麼?

 

當人不尋求神、不查問關於福音的事情時,往往是他們另有所屬,有些人尋求別的宗教去了,也有的人尋求世界來滿足他們靈裡的需要。只要是還會追求得到滿足的人,代表他們是能夠被引導的。活在世界上的人,事實上是不斷的被引導著,有人被金錢引導、有人被名聲地位引導、有人被各種情欲引導,當我們看見不尋求神,卻不斷的尋求屬於世界事物的人時,我們是可以對他們有所期待的。當有一天他們省悟過來,金錢、名聲、地位、慾望都無法得到滿足時,他們需要我們引導他們到神面前。

 

第三個值得我們期待的是,我們不知道人什麼時候會悔改,因為他們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悔改的。保羅引用以賽亞的話說,上帝『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

 

在浪子回頭的故事中,我們看見那個老父親,遠遠的看見小兒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就跑過去把他抱起來,而且親著這個滿身臭味的浪子。顯然那個老父親深信,他的小兒子會回家,他隨時在家門口看著前面的路。浪子回頭故事中的老父親象徵上帝,不管人怎樣的壞,上帝沒有放棄任何人,祂知道人會改變。

 

三、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除了期待人有感受、能被引導、會改變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從羅馬書十章19-21節我們可以看見有三件事可以做。

 

第一、活出好的見證。在十九節我們不只看到人有情緒上的反映,也看到人會有感受,更可以看見我們對別人的影響是什麼。基督徒能影響別人的就是好的見證。基督徒的好見證有兩種,一種是得祝福的見証,這種見證是由上帝決定的,上帝什麼時候要賜福給我們,我們沒辦法得知,但是能夠肯定的是,當上帝賜福的時候,一定會叫人羨慕的。第二種我們的見證是得勝的見証。什麼是得勝的見證呢?試探、苦難、疾病、各種人不喜歡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仍就是依靠上帝的,這就是得勝的見證。

 

雖然基督徒可以向上帝求祝福,但要接受上帝的主權,上帝也許會給我們求的,也可能不會,但我們的得勝見證,是我們每一時每一刻的表現構成。當別人都跌倒軟弱時,你還堅持遵守上帝的心意,你就得勝了、當別人對不好的事都妥協讓步時,你還是一點都不讓,你就是得勝了。得勝的見證會比得祝福的見證更有影響力。當你能夠活出好的見證時,你已經位傳福音給別人做了很好的預備。

 

第二、我們從20節看見人會「尋求」,雖然很多時候人會尋求錯方向,但基本上人就是因為有「需求」,才會「尋求」。所以我們在傳福音的事情上,要為人的「需求」來設想,用所有的辦法,把握所有的機會。雖然我們不是具有無限能力,也不擁有無限資源,但不可以用自己「剩餘」的去滿足別人的需求。

 

我們傳福音給人,是真心關懷他靈魂得救的需要,如果只是把傳福音當成業績,我們會失去傳福音的喜樂。我聽到不少增長很快的教會的傳道人或會友說,他們一想到教會的服事就覺得很累,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小組」教會,為了增加教會的人數,有些小組教會的傳道人跟小組長,會彼此競爭,為了讓人數增加辦活動、探訪。甚至有些教會聘請傳道人,一兩年他負責的牧區沒有增長,就直接的請他走路,人數沒有增長的小組,小組長也會被換掉。結果在這種競爭和增長的壓力下,去找別的教會的基督徒換教會,成為一種教會成長的方法。最近這幾年,不管是北美或台灣都發現這樣的情形,雖然某些教會的人數增長的很快,但整個大區域,甚至全國的基督徒人數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漸少的現象。

 

如果我們傳福音不是為了靈魂的得救,實在很難幫助非基督徒成為基督徒。我們除了做好見證外,還要真心的想要人的靈魂得救。

 

第三個在傳福音的事上,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希望。21節說:上帝『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當我們傳福音被拒絕,甚至被羞辱時,不要動氣、也不要放棄。因為上帝對待那些剛硬的以色列百姓,沒有因為他們的悖逆頂嘴,就不繼續向他們招手,呼叫他們回轉。

 

任何一個還沒信主的人,要傳福音給他們都是困難的。我們一想到他們可能會拒絕、可能會排斥時,就很難開口了。我們真的開口傳福音時,他們也真的表現出「難搞」的樣子,我們可能因此就退縮了,而這些「他們」,卻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人,我們可以像在住在紐約皇后區的那三十八個人一樣,以為會有別人會打電話報警去就那個被追殺的女孩子嗎?每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時,也許一個人的生命、靈魂就在我們眼前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