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9大安堂主日証道『聖靈的果子』加拉太書525-65

 

保羅跟加拉太教會的信徒談論有關情慾的問題之後,接著談聖靈的果子。在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有人解釋這八個名詞是指八種基督徒的氣質,也有人說這是一種可以同時顯出八種特質的生命。不管這兩節經文所列出來的是八種氣質,還是一種生命,我們不需要一個個的去分析那些特質,找出達到標準的方法。因為八個名詞所代表的生命,是沒有標準可以做衡量的,只會自然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我們不可能因為靈修時間比較長,就會有比較多的仁愛或溫柔,也不會因為信主比較久,就理所當然的變得比較節制或信實。能不能結出聖靈的果子,靠我們做什麼決定,而不是靠我們的靈修。

 

我曾經說過一個蘇東坡的故事。蘇東坡曾經在一個叫瓜洲的地方做官,在那裡他結交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叫做佛印禪師,佛印禪師在一個叫金山寺的廟當住持,蘇東坡做官的瓜洲在長江北岸,金山寺在南岸。這兩個人雖然是好朋友,但常常喜歡消遣對方。一天,兩人相對坐禪,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說:「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佛印回答說:「像一尊佛。」蘇東坡聽了之後很得意。然後,佛印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佛印只是繼續坐禪,但兩邊嘴角一直往上翹。蘇東坡回家後,很高興的跟蘇小妹炫燿說:「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的上風。」蘇小妹聽完事情的原委後,說:「哥哥!你今天輸慘了!因為佛印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什麼都是佛,而你心中全都是牛大便,眼睛看出去的自然都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慘嗎?」蘇東坡一聽,才知道後來佛印為什麼一直在笑,原來他羞辱了自己。於是決定一定要好好的修養。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蘇東坡有一天修禪打坐,感覺自己進入了另一個境界,就寫了一首詩描寫他的感受,他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就是興旺、衰微、成功、失敗、毀謗、稱讚、貧窮、富裕。蘇東坡覺得自己可以達到不論興旺或衰微、不論成功或失敗、不論毀謗或稱讚、不論貧窮或富裕,他的心都不會受影響的境界。寫完後派書童過江,送給佛印,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佛印禪師看過後,順手拿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一個「屁」字。再交給書童帶回。蘇東坡本想佛印會給他一些肯定,哪裡想到回信竟然只有一個「屁」字,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刻過江找他理論。當蘇東坡渡過長江,來到金山寺的門口,看見金山寺大門深鎖,但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佛印諷刺蘇東坡,你說你自己修養很好,但我一個「屁」字,就把你從江北打到江南來了。

 

一個屬靈的基督徒,不一定有很明顯的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八種特質,保羅說:『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接下去他沒有告訴我們怎要追求聖靈的果子,反而叫我們不要這樣,不要那樣。這代表上帝原本就把那些很好的特質放在我們的生命裡面了,每一個人都可以活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我們真正的問題是讓一些不好的意念,把那些上帝給的特質蓋住了,所以保羅告訴我們,如果要結出聖靈的果子,就應當除去六種態度。這六種態度是: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自以為義、自我欺騙、愛和別人比較。這六種態度都是出現在人際關係當中,只要我們有和別人相處的機會,就有可能表現出這些態度來,一但這些態度跑出來,聖靈的果子就不見了。

 

「貪圖虛名」在聖經原文中只出現一次,但這個字是兩個字組合起來的,分別是「空空的」和「榮耀」,所以這個字要表達的意思是「空空的榮耀」、「看起來好像很了不起」。『不要貪圖虛名』的直接翻譯是「不要有空空的榮耀」。什麼是「空空的榮耀」呢?就是我們原本不該有的榮耀,不屬於我們的榮耀,拿來當成自己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我相信保羅說:「不要貪圖虛名」意思不是要我們拒絕所有的稱讚,稱讚具有很大的鼓勵作用,適度的稱讚會鼓勵人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要求太多稱讚會成為做事的障礙。

 

最近林懇有點「貪圖虛名」,不知道從什麼開始,我們發現用拍手鼓勵他很有效,他乖乖吃飯時,我們給他拍手,他就會自己把碗裡的飯吃完;他早上醒來不賴床,我們給他拍手,他就會很合作的換衣服穿鞋準備好出門上學。後來開始變成有些事我們拍手,他才肯做徹底。前幾天晚上我嘗到他這種「貪圖虛名」的後遺症,他大便分成三段,每拉出一些,就要我拍手,然後說好了。幫他洗完屁股不久,他又說要大便,一樣的程序再來一次。那個晚上我幫他換了三次尿布,洗了三次屁股,也為拍手三次。後來躺在床上睡覺了,他還在跟我說想大便。那一次,我就不理他了。

 

「彼此惹氣」在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互相叫囂」。「互相叫囂」的畫面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前幾天立法院又打架了,之前連著三次,有女議員互相攻擊的事,再往前看,台灣政壇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打架的場面出現。每一次打架事件之前,都會有「互相叫囂」的場面。激烈衝突是可以避免的,就是不要讓「互相叫囂」的情況發生,當我們對談覺得語氣用詞都變得激烈時,最好停下來,或找其他人來,免得彼此互相刺激情緒而破壞關係,原本想處理的事也因此更惡化。

 

「互相嫉妒」的意思就是「互相存著病態的想法」,這些想法不一定是想害人的意念,卻是會有期待對方失敗的想法。通常我們不會去嫉妒比我們差的人,只有比我們好的人,會讓我們產生這種態度來,如果我們除去嫉妒別人的態度,我們的生命就無法結出聖靈的果子。

 

有一本書叫做「攀登事業高峰的五項方針」,這本書在探討成為高階主管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寫這本書的作者開了所謂的「獵人頭」公司,專門幫一些企業找人才。他們從一個存有120萬筆高階主管的資料庫,研究做高階主管的共同特質,而且兩千個主管當中訪問了三百個最有成就的人以後,歸納出能夠當高階主管的人,會做什麼事。這本書只列出五件事來,其中一件事就是,那些成功的主管都是喜歡幫助別人的人。這一個結果是很出乎意料的,因為在企業或公司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彼此競爭的,大家都想往高處爬,都是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好的,但事實卻是,最棒的領導人總是在幫助別人成功,而且這種特性是從他們還在當小職員時就有的。如果我們發現有人希望你失敗時,先不要難過,很可能是你表現得比他好,他在嫉妒你,你回頭去幫助那些希望你失敗的人,不但會改變彼此的關係,而且會讓其他人更看見你的能力。

 

除了在五章26節,保羅叫我們『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以外,在六章的1-5節還有三件不要做的事。

 

v1:『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

 

這一節的意思就是「不要自義」。通常我們看見別人犯錯的時候,會有一種直接反應,「他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來?」保羅說,如果我們看見有人犯錯了,要用溫柔的心去把它挽回過來。「挽回」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也用在「修補」壞掉的東西方面,一張破掉的漁網、一個有破洞的器皿,都是用這個字來表達修復的動作。雖然有的時候我們很不喜歡去收拾別人的殘局,但能夠去收拾的人,往往代表這種人的能耐及成熟度都到了一個地步,可以幫別人從錯誤中回轉過來。但保羅警告有這種能力的人要小心,不要自義,以為自己能夠幫助別人,就代表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自義會叫人失去警覺,而陷入試探中。

 

V2-3:『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

 

這兩節經文不可以分開看,如果光看第二節,我們會以為保羅的意思是,要我們去幫助別人,但是第三節的意思卻是相反的,保羅真正的意思是告訴我們,要承認自己的不足或軟弱,要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如果遇到了自己沒有辦法處理的問題,還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這就是自欺。基督徒不是無敵鐵金剛,也不是萬能的,我們有缺乏或者遇到難處的時候,這不代表我們的上帝不行。一個不能接受別人幫助的人,很可能他也不懂得正確的向神求助,保羅說這是自欺。

 

v4-5:『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

 

這兩節的意思不是叫我們做自誇的人,保羅的意思是,要我們不要跟別人做比較,如果需要比較的話,就跟自己比就好了。這兩節在新譯本聖經的翻譯是:「各人應該省察自己所作的,這樣,他引以為榮的,就只在自己而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的擔子,是要自己擔當的。」

 

我們應該用現在的表現和以前的表現做比較,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進步。如果我們常去跟別人比,永遠會覺得自己很差,因為別人實在太多了,或許比過了這一個,卻比不過那一個,人比人只會氣死人。跟別人做比較,往往是為了「貪圖虛名」,跟自己比才能求進步。

 

我相信上帝造我們的時候,已經把許多很棒的素質放在我們的生命裡面了,我們實在不需要向蘇東坡那樣,拼命的修行,結果人家給他一個「屁」字,他辛辛苦苦的修行就破功了。保羅沒有教我們怎樣去表現仁愛、喜樂、和平……這八種素質,他卻告訴我們不要貪圖虛名、不要彼此惹氣、不要互相嫉妒、也不要自義、不要自欺、不要跟別人比較。當我們都持守住這些「不要」的時候,別人就沒有寫一個「屁」字給你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