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6.23大安堂主日證道『挽回錯誤』歷代志下11:1-17

 

我們多多少少都曾經有過這種想法,「如果可以重新再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如果可以重新再來、我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有一部電影,叫做「黑洞頻率」,這一部電影講一個警察,在太陽的電磁波影響地球時,透過無線電和他死去多年的父親連絡上,這一對活在不同時間中的父子合作,最後挽回這個家庭曾經遭遇的許多悲劇。這部電影是一個幻想故事,時間不會像錄影帶一樣倒帶,讓人可以改變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已經成為歷史的事實,是沒有辦法挽回的,不過我們卻可以不讓曾經造成的錯誤,對現在及未來的我們繼續的產生負面影響。我們今天要從聖經中學習,如何不讓過去的錯誤,延續到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上一次我們看歷代志下第十章,接任所羅門作王的羅波安,不聽老臣的建議,聽一起長大同伴的話導致以色列分裂成南北兩國。這個情況就像一個剛從老爸手中接管公司的年輕老闆,跟公司的幹部一起討論整個公司未來的經營方式,最後定下的政策在所有員工當中傳開之後群情譁然,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幹部和員工後來決定,他們自己另外開一個公司,脫離這一個年輕老闆的管理,那一個新公司很快就進入狀況了,因為他們所做的工作和在原本的公司沒有兩樣,他們的收入也沒有比以前少,這些離開老公司的人,沒有什麼理由再回去。如果你是這一位做錯決策而導致公司分裂的小老闆,你會怎麼作呢?

 

當羅波安發現他的錯誤,對國家所造成的嚴重傷害之後,他很想挽回國家分裂的局面,於是就籌畫發動統一國家的戰爭,他從猶大及便雅憫兩個支派徵調軍隊,預備反攻復國。羅波安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從兩個支派挑選出十八萬大軍。就在這一支軍隊出發之前,神派先知示瑪雅去對羅波安和百姓說話。這一位先知不像過去以色列人在打仗之前,去為軍隊祝福的先知,他去轉達神對他們說的一句話:『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可上去、與你們的弟兄爭戰•各歸各家去罷•因為這事出於我。』就這麼一句話,羅波安花了好大力氣所組織的軍隊各歸各家去了。

 

也許我們可以用算數來對這個軍隊解散的原因作解釋,我們可以說,因為這一場是二比十的戰爭,其實羅波安自己也沒有把握能打贏,先知來了,正好有個台階下來,就用神的旨意來說明為什麼停止這場戰爭的原因好了。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軍隊解散的原因,原來那被召來的十八萬人並不是心甘情願的,他們不久前才聽羅波安說,要增加他們的負擔,要更嚴厲的管轄他們,他們對羅波安的效忠本來就很低了,先知來所說的話,正好給大家一個回家的藉口,這是上帝的旨意。

 

不管我們接受什麼說法,至少有一個不能推翻的事實,就是羅波安及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的人,停止把精神和力氣用在無法挽回的問題上。「停止把精神和力氣用在無法挽回的問題上」,是挽回錯誤的第一步。有一些沒有辦法走出過去傷痛的人,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斷的把精神和力氣放在那些已經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上,一直想著要用什麼方法彌補錯誤。結果是讓自己的生命沒有辦法繼續往前走。

 

羅波安聽從上帝的話,是他停止把精神和力氣用在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事情的最主要原因。按照他剛登基作王的情形,他是一個處理事情偏向採取強硬手段的人,老人家溫和的建議他不聽,他喜歡他同年齡的人的建議;在北方十個支派宣布獨立之後,羅波安還帶著他的大官去執行他強硬的政策;北方支派的百姓用石頭打死他的官員,羅波安逃回耶路撒冷,馬上徵召軍隊。這一連串的問題,事實上都是相關的,在羅波安強硬的處理過程中,整個情勢越來越緊繃,終於神的話被先知帶來了,羅波安及時停止了以色列人將要發生的骨肉相殘的戰爭。

 

我們每一個人都難免犯錯,所造成的錯誤和傷害,已經沒有辦法再去改變了,如果非要改變已經成為事實的結果,很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錯誤。如果我們想要挽回錯誤,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停止把精神和力氣用在已經不能改變的事情上」。

 

要挽回錯誤的第一步是「停止把精神和力氣用在已經不能改變的事情上」,是不是代表我們什麼事都要做呢?當然不是這樣,在不能改變的過去事實之外,還有許多可以努力的未來,是我們可以去把握的。在今天的經文裡面,第五節到第十二節,我們看見挽回錯誤的第二步是,「把握住能夠努力的部分。

 

在六到十節中一共列出十五個城市的名字,這十五個城市分佈在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所居住的範圍裡面。羅波安堅固這十五個城邑,代表他的眼睛從錯誤轉向責任,當他的眼睛看著十個支派的時候,他心裡面急著想把錯誤彌補過來,現在他眼睛看到兩個支派,他意識到自己對這兩個支派的責任,他還是這兩個支派的王,他有責任照顧好他們。我們在聖經的記載中可以看見,羅波安有對自己的責任用心。耶路撒冷是剩下這兩個支派最重要的城市,羅波安建設十五個城市作為耶路撒冷的保障,同時也加強了那十五個城市的保障,讓住在那十五個城市和周圍的老百姓,感受到他們住在一個能保障他們安全的地方。聖經說:「猶大和便雅憫都歸了他。」

 

羅波安接續所羅門作王時,他所面對的國際情勢是不利的。在列王記上十一章,告訴我們所羅門作王時的敵人,但沒有說在所羅門作王的時候發生過戰爭。因為在所羅門作王的期間,是以色列人國家最強盛的時期,沒有人敢和他們作對,那些對以色列不滿的國家,最多只敢騷擾一下。羅波安登基作王,國家分裂的事實他無法挽回,面對剩下來的兩個支派,他的第一優先是把國防建設做好,免得過去那些有敵意的國家,趁機會侵犯過來。羅波安所做的並不是為了討好百姓,但他所做的事,在實質上對百姓有非常大的好處,他的行動改變了百姓對他的印象。原本向心力不強的百姓,終於對他心悅誠服了。羅波安從一個不懂得怎樣作王的人,在很短的時間裡成為被百姓接納的王。原因就是他停止把精神和力氣用在已經不能改變的是,轉去把握他能做的事。

 

最近林懇開始走路了,從他大部分的時間在地上爬,到現在大部分時間用兩隻腳走路,大概有一個月的過程。很多弟兄姊妹看到他走路時都會緊張,很害怕他會跌倒,有的人在他旁邊時,還會兩隻手張開圍著。其實我在家裡常常看他跌倒,有幾次他跌倒碰到地板或家俱,下巴會撞得「烏青」,自己牙齒也把嘴唇刺破過,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是非常緊張。但看多了就會習慣,反正他跌倒下去還會自己站起來,下巴「烏青」過幾天就看不見了,嘴唇刺破的傷口也很快會好。我聽到一個收音機的廣播節目還是廣告說,有專家研究,小孩子學走路的過程平均要跌倒二百四十次左右。我一個多禮拜前把林懇走路的樣子錄影下來,這一兩天整理時發現,他現在的走路姿勢和錄影帶裡面的姿勢是不一樣的,他隨著身體的成長調整他的姿勢,我想他應該不用跌倒到二百四十次就可以走得很穩了。

 

已經造成的錯誤沒辦法挽回,但我們可以做改變,避免同樣的錯誤又再次發生。羅波安從失去民心,到得到民心的關鍵就是,他「停止把精神和力氣用在已經不能改變的事情上」,然後「把握住能夠努力的部分」。除了這兩步挽回錯誤的方法之外,羅波安還有第三步。

 

十三節到十六節講北國的事情,以色列人南北分裂以後,北國的王開始拜起偶像來了,全國有許多百姓也跟著拜。那些安排在各地幫助百姓敬拜神的祭司和利未人失業了,他們失業和收入是沒有關聯的,他們的生活是靠著分配給他們的產業,祭司和利未人的服事並沒有額外的收入,在北方的利未人因為耶羅波安不准他們服事上帝,就聚到耶路撒冷來了,後來北國百姓中,沒有拜偶像仍然敬拜上帝的人,也陸續往南國來了。這些祭司和利未人,還有跟著過來的百姓有多少人呢?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光以利未支派來估算,至少是北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有一件事我們必須要注意,以色列人進迦南地以後,約書亞按照宗族支派分土地給百姓,讓他們各有自己營生的產業,現在這些撇下產業的利未人,和跟著過來各支派的百姓,他們離開自己宗族所分配的產業,到了耶路撒冷以後要靠什麼生活?聖經也沒有告訴我們。在16-17節說:『以色列各支派中、凡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都隨從利未人、來到耶路撒冷祭祀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這樣、就堅固猶大國。』一大票沒有辦法帶著產業來耶路撒冷的人,並沒有造成猶大國的負擔,反倒是這些人來了以後,猶大國得到堅固了。

 

羅波安挽回錯誤的第三步就是「接納」,而且為他的接納付出代價。他接納那一些曾經離開他的百姓,這一些回來的人,曾經給他下不了台,羅波安曾計畫派軍隊去對付這些人,讓這些人連同他們的產業,回歸到他的統治之下。現在這些人為了信仰的緣故回來了,他們不是按照羅波安所期待的方式回來,而是以宗教難民的身分回來,羅波安的政府必須為這一批人的生活作打算,羅波安所帶領的政府和社會,必須照顧這一群曾經站在敵對立場的人。接納志同道合的人是很自然的事,但要接納曾經反對自己的人,成為自己生活中的一份子,這不是一件簡單說說的事情。接納必須做到不虧待對方,不計前嫌的讓對方得到保護和照顧。

 

在我們的心理面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應該去挽回的?如果有的話,求神賜給我們智慧,明白有哪些部分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哪些部分還有我們能夠努力的空間,也求神給我們一個寬廣的胸懷,願意接納回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