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4大安堂主日證道『忠心的管家能面對比較』哥林多前書46-8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只要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就會有比較的事發生。人的出生背景不同、聰明才智不同、做事能力不同、事業成就也有所不同,人不單單對自身做比較,也常對別人做比較。我們媒體常常拿一些事來做比較,年底的時候比較哪個企業、哪種行業的年終獎金高;選舉的時候拿民調比較哪個候選人的人氣高。我們看見這個世界是無所不比的世界。

上個禮拜我們看到,如果一個人承擔的某些責任,多多少少要面對批評,不但別人要批評我們,我們自己對自己也有批評,但身為基督徒必須明白,不管是別人或自己的批評都不見得是正確的,更不是最後的論斷,只有將來上帝在審判台上對人的審判,才是完全公平、公正的。凡是做事的人,除了要面對批評以外,今天的聖經告訴我們,人也時常要面對比較。擔任「神奧祕事的管家」職分的保羅,自然也常受到別人的比較,從46-8節看身為管家的保羅,遇到什麼比較及因應之道。

一、誰最值得效法(v6

『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

在哥林多前書1:12保羅談到哥林多教會中的分黨結派情形,有的人說他是屬保羅的,有些人說他是屬亞波羅的,也有人說他是屬彼得的。而這些被人認定為他們的頭頭的人,事實上並不知道有哪些人把他們當成跟隨的對象,沒有人在教會中鼓動人去追隨某一位門徒,而是哥林多教會中的信徒,各自選了一個他們認為最值得跟隨的人。保羅是哥林多教會的創辦人,一定有死忠的跟隨者;使徒行傳1824節提到亞波羅說:『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力山太、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聖經。』亞力山大是當時羅馬帝國的文化中心,這個城市有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亞波羅不但有學問,更有口才。磯法就是耶穌的門徒彼得,當時認為彼得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後來天主教把彼得當作第一任教皇。耶穌也被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拿來,和保羅、亞波羅、彼得做比較。我們看見人很喜歡拿別人的資料來做比較,然後選一個來效法。

保羅說:『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其中的「效法不可過於所記」,有聖經學者說,原意是指學童習字時,按著字帖臨摹。以前的人寫字都是用毛筆,從小開始學寫字時,把字帖放在練習紙下面,描字帖上的字,現在的小孩子學寫字不用毛筆,但還是有臨摹的步驟,現在用的是虛線,練習寫字時照著虛線一筆一畫的描。臨摹是把字寫好的起步,但信仰上的臨摹,必須按照最高的標準,也就是聖經的啟示。

有一個老牧師很受會友的愛戴,這位老牧師一輩子很忠心的服事神,他的會友常常把它當成榜樣學習。有一天有一個其他教會的基督徒路過,參加這一個教會的聚會,他對這個教會的整個聚會內容都很感動,但有一件事覺得很奇怪,就是這一個教會的弟兄姊妹在禱告的時候,一邊禱告一邊發出「嘶、嘶、嘶」的聲音。聚會結束以後,這個人跟老牧師打招呼時,特別問為什麼這間教會的會友禱告時,都會發出「嘶、嘶、嘶」的聲音,這個老牧師有點無奈的說:「我從來沒有教過他們要這樣禱告呀!我從年輕時牙齒就不好,而且經濟也不好,裝的假牙是活動式的,每次我低頭禱告,假牙就快要掉下去,我只好一邊禱告,一邊吸假牙,於是就會發出嘶、嘶、嘶的聲音。時間久了,他們就學我這樣禱告了。」

任何人都各有長短處,如果只效法某一個人,恐怕會有一些奇怪的現象出現。我們效法人,不要沒有分辨的效法,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沒有一個人值得學他的全部。既然是「臨摹」,就應當以最標準的「字帖」為對象。基督徒要以神的惟一啟示--『聖經』--為對象。

二、誰最能幹(v7

除了人的資歷會被比較以外,人的能力也常常被比來比去的。第八節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領受」這個字在此用了三次,按上下文關係,這個字所指的是「恩賜」,人常常在才幹方面做比較。但比較才幹時只根據表現、成就,而不看個別差異。這一節有三個問句,顯示人在才幹方面有三種錯誤的比較心態。

第一個問句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人很容易自以為獨一無二,除了自己以外再沒有另外一個人和我一樣,如果從上帝創造的獨特性來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論到人的才幹時,如果我們看到別人不如我們時,就自以為獨一無二,這是自我。只看得見自己,看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保羅的第二個問句是:「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領受的意思就是,「自己本來沒有,卻從自己以外得到了。」如果自以為所擁有的都是自己原本就有的,便不會把從別人得到的當作是領受的,自然也不會想到要把自己有的,用在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上,這種特性就是自私。第三個問句說:「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自我又自私的人,常常伴隨著自誇,這種人很希望別人知道他有什麼能力,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讚。

在網路上流傳的一封電子郵件,講到一位華人學者去歐洲訪問的事,這位學者去一位教授的家作客,當他看到主人家的五歲小女孩時,就像平常東方人看到西方人的小孩一樣,感覺西方小孩長得非常漂亮,就直接對那個小孩子說:「你好漂亮,你好可愛。」當小女孩離開後,那位西方教授臉色變了,他對客人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這位華人學者嚇一大跳的說:「我一番好意誇獎她,怎麼會傷害孩子呢?」教授搖頭說:「你是因為她漂亮而誇獎她,而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她的外表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跟她個人沒有關係。但孩子還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漂亮是值得驕傲的事,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或是醜陋的孩子,這個孩子會變得自我。」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人很容易被表面的現象吸引,而且會根據表面下論斷,如果我們沒有存著一切都是領受的態度,越和別人比較,越會變的自我、自私、又自誇。

三、誰做得最好(v8

人時常做的第三種比較,是表現上的比較。第八節說:『你們已經飽足了、已經豐富了、不用我們、自己就作王了.我願意你們果真作王、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

在這一節裡面,「作王」這個詞在同一節用了三次,這句話是諷刺的話,人與人彼此競爭,求勝是很自然的事。所有的比賽,想成為獨一無二的冠軍是理所當然的目標,但如果把服事當成比賽,服事的意義就會產生偏差。保羅說:『我願意你們果真作王、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這句話一方面是諷刺,另一方面卻是鼓勵,諷刺他們只想在地上的競爭中作王,但鼓勵他們要跟使徒一樣,有將來在天上作王的目標。

提摩太後書2:12說:『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啟示錄二十章第四、六節也提到,將來基督徒要和基督一同作王,這才是基督徒應該有的目標。世界上永遠有比較不完的事,也有不斷被超越的第一名,奧運比賽項目常在增加或減少,各種紀錄也一次又一次一的被破。在世界上不會有永遠的第一名。被稱為「亞洲鐵人」的楊傳廣,是第一個得到奧運獎牌的華人,他在一九六年的羅馬奧運會上,得到十項全能比賽的銀牌,他曾經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但是在今年一月二十七日他過世以後,在媒體上的報導卻少得可憐,反而一個比他早一天過世的電視明星(許瑋倫),吸引了所有媒體的注意,電視新聞幾乎是二十四小時的報導許瑋倫的事,只有偶而報一下楊傳廣的事。也許是世界的價值觀在改變,一個經過多少努力得到全世界都敬佩的奧運獎牌的人,同樣是離開世界,卻比不上一個年輕漂亮的電視明星被人注意。

世界認為的「王」,隨著時代的價值觀在改變,但在神的眼中,忠心、盡力、盡本分的基督徒,就是第一名的人,將來要與基督一同作王。

願神幫助我們不要因為屬世界的比較,而模糊了效法的對象,也不要在自我裡面與人做比較,而變成自私、自誇的人。我們願意有更遠的目標,追求神看為最好的事,不要只做世界看為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