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4.16

『使命與目標』

創世記12:1-328:10-15、出埃及記3:1-10

 

總統大選後,新的政府要組閣,將有許多新人要坐到高官的位置上,這一個過程有一個現象一再的出現,當某一些人的名字被提出來後,反對的人會用一些理由說那個人不行,他們常常用的理由是:這個人從來沒做過。『從來沒做過』是一個很好用來反對和拒絕的理由,如果我們要攔阻別人時,可以說「他從來沒做過,沒有經驗,不適合」,如果我們自己不想做什麼事時,也會說「我從來沒做過,沒有經驗,不懂怎麼做」;有什麼地方我們不想去,也會說「我從來沒去過,路不熟,不會去」。相反的,當我們為了某些好處或利益,不會做的事,也會很勇敢的去做。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入伍進到新兵中心天天出操的那一段時間是最苦的,如果有關係比較好的學長都會教一招,就是要找機會出公差,因為出公差可以不用出操。我入伍到新兵中心受訓時,就開始注意班長有沒有找人出公差,有一天,我等到了,營區的指揮官要調差,他們要辦一個送別晚會,需要一個樂團,班長問有哪些人會樂器的,我會一點點吉他,就報名參加這個公差,我跟其他五個人一起彼此認識,大家分配一下要用什麼樂器,有的人打鼓、有的吹薩克斯風、有的彈電吉他,我彈電吉他的Bass。開始練習後,我突然發現我原來是不會彈的,以前我在教會裡以為我會彈,事實上只是在玩,所謂的會彈是不用看譜的,而我沒有譜就完全不會了。好在從班長到連長除了會唱軍歌外,他們連普通吉他和電吉他都分不清楚,所以也沒發現這個樂團有什麼問題。最後在指揮官的送別晚會上,我們演奏了差不多十分鐘,大概太難聽了,長官叫我們下台和他們一起吃晚餐,那是我當兵在新兵中心吃得最飽的一頓飯。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有使命而去做事,也不一定能按著目標做事,使命和目標原本是要有一致性的,不過在我們的人生中,常常有使命和目標脫節的情況出現。我們今天從聖經中的三個人物,來思想神揀選什麼樣的人,去完成祂的使命和目標。

 

在我們所讀過的三段聖經中,神對亞伯拉罕、雅各、摩西說話的內容中有兩個共同點,第一、他們要去的地方是相同的,第二、他們要為別人帶來祝福。這兩個共同點構成了神給人的使命和目標。神呼召亞伯拉罕,叫他去要指示他去的地方成為大國,這是神給他的目標,叫別人得福,叫地上的萬足都要因亞伯拉罕得福,這是神給他的使命;神應許雅各說,『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神把同樣的地方應許給雅各,作為他生命的終極目標,也對他說同樣的話:『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這是給雅各的使命;神在荊棘的火焰中呼召摩西,給他帶領以色列百姓的使命,要摩西幫助他們離開埃及,脫離痛苦,目標是進入美好、寬闊、流奶與蜜的迦南地。

 

神對這三個人說話的時間,亞伯拉罕跟雅各相差大約一百六十年,雅各跟摩西相差差不多四百八十年,這兩段時間一共有六百四十年,神對這三個人講話內容的共同點沒有改變,從摩西被呼召到今天差不多距離三千四百五十年,再加上亞伯拉罕和摩西的時間距離,四千多年來神給選民的使命和目標,也沒有改變過。對我們來說,神給基督徒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屬靈的迦南地,就是教會;神給基督徒的使命是去為非基督徒帶來祝福,最後要帶領他們進到教會中。簡單來說,神要我們建立一個很好的教會,然後用這個教會去祝福教會以外的人,帶領他們接受福音進到教會裡面來。誰應該去接受這樣的使命和目標呢?我們先來了解神分別對亞伯拉罕、雅各、摩西說話的時候,他們是怎樣的人,他們的處境如何。

 

創世記十二章四到五節說:『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這段話看起來很平常,描述一個家庭從哈蘭搬家到迦南地去。事實上這個家庭不是第一次搬家,在十一章的最後兩節經文告訴我們,去迦南地是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開始的計劃,他拉帶著亞伯拉罕夫婦跟孫子羅得,從吾珥出發,走到哈蘭時就停在那裡住了下來,一直到離開世界。亞伯拉罕的父親過世後,上帝要亞伯拉罕繼續往迦南地去,他才完成了這個家族最開始的遷移計劃。我們不要以為亞伯拉罕是自己心甘情願的回應神的呼召,事實上,是上帝揀選了一個有現成計劃的家庭,如果不是上帝揀選了亞伯拉罕,要他搬到迦南地去,他大概會一直在哈蘭待下去,在創世記十二章五節可以看出來,亞伯拉罕在哈蘭財產增加了不少。吾珥位於米所波大米平原的中南部,哈蘭在平原北部的邊緣,迦南地在平原的西南方向,中間隔了一個沙漠,距離差不多是從吾珥到哈蘭的路程。

 

我們想像一下,四千多年前的亞伯拉罕,他的父親帶他離開出生地到了一個地方,那個地方讓他賺了不少錢。考古學家在米所波大米的一些古代遺址發現,差不多在亞伯拉罕的時代,當時的生活水準非常高,那些有錢的人,包括財主、貴族、社會領袖,他們的房子大得不得了,亞伯拉罕很可能就是在其中一個,這些家庭的房子比較大的有六十五個房間,最多的有差不多兩百個房間。創世記十四章記載亞伯拉罕為了救他的姪子羅得,率領家裡三百一十八個精練的壯丁去打仗,可以證明考古學家的發現,當時真的有這樣富有的家庭。亞伯拉罕自己的年紀也大了,在哈蘭生活無慮,往迦南地雖然是他父親的心願,但他父親也過世了,他自己成了一家之主,可以做決定,如果是我們的話,我們會捨得離開嗎?上帝找亞伯拉罕去完成使命跟目標,是因為他的條件好嗎?

 

我們看另外一個領受相同使命和目標的人。創世記二十八章,雅各用詭計騙取了長子的祝福,哥哥預備要殺他,雅各的母親利百加要他去找舅舅,暫時避一避風頭,雅各一個人逃亡,在路途中天色晚了,路邊找一塊石頭當枕頭睡覺,這時候,上帝向雅各提出一百六十年前給亞伯拉罕的使命和目標,有一天他要回到迦南地,他要成為別人的祝福。雅各跟他爺爺亞伯拉罕當年的情況有天地之別,亞伯拉罕事業有成,生活安穩;雅各卻失意落魄,一無所有。他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領受相同的使命和目標。如果我們處在失意中,看不見未來,是不是一樣要回應神的揀選呢?

 

摩西也有同樣的使命跟目標,在出埃及記三章一到十節,上帝在燃燒的荊棘中呼召他,要他去做一件解除幾百萬人痛苦的事,帶領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把他們領回迦南地。這時候的摩西又是處在什麼處境裡呢。他在曠野牧羊四十年了,也已經八十歲了,比上帝呼召亞伯拉罕時還要大一點,摩西跟亞伯拉罕比較起來,條件還要更好,摩西四十歲以前是埃及王子,學過最好的學問和知識,埃及王宮的富庶也不是亞伯拉罕的財產能比的,但他領受上帝呼召時,他只是一個曠野中的老牧羊人,生活也不安定,四十年的曠野生活也把他年輕時曾經有過的志氣磨光了。對神的呼召,他是一再推辭,找各種理由說自己不行,一下子說我沒有立場去面對以色列人,一下子又說我沒有能力去讓埃及人同意,最後又說,我是拙口笨舌的啦,沒口才講話。事實上,摩西跟上帝辯論那麼久,他口才好得很,他的問題是對自己失去信心了。如果我們像摩西一樣,覺得自己不配被神使用,很可能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需要重新建立信心的時候。

 

亞伯拉罕、雅各、摩西,這三個完全不同的人,從神領受相同的目標和使命。今天在教會中也是一樣,有各式各樣不同背景和經歷的人,有相同的目標跟使命,這個目標就是把教會建立成為屬靈的迦南地,讓每一個到這裡面的人得著祝福。教會是什麼?教會不是這個房子,教會是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我們有亞伯拉罕、有雅各、有摩西,也許我們生活很安定、也許我們正在失意徬徨中、也許我們對生活已經沒有什麼熱誠了,過一天算過一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能被神使用的,你願意嗎?

 

從亞伯拉罕、雅各、摩西也讓我們看到,神要什麼人進到教會裡面來。亞伯拉罕被呼召時還沒有進去過迦南地、雅各被呼召時正從迦南地離開、摩西被呼召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回到離開很久的迦南地。這是我們要服事的對象,還沒進過教會的、從教會離開出去的、在教會中要重新建造的,帶領這三種人跟神建立好的關係是我們的使命。

 

沒進過教會的人是還沒有信主的人,當我們願意承擔這個使命時,我們要把我們自己成為可以帶領人進教會的人,最基本的是要有基督徒的四個習慣,讀經、禱告、什一奉獻、團契生活,從這四個習慣中把自己建立成一個健康的基督徒,如果我們自己當基督徒都當得零零落落的,根本不可能把人帶進教會中。就算帶進來了,那個人也會一樣零零落落的。

 

從教會離開的人,是指那些在教會中受到傷害而不願意繼續當基督徒的人。如果換到別的教會,沒有離開神的,這些不算是離開教會。有人常常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基督教有那麼多不同宗派的教會,我想可以做這樣的解釋,因為人有許多不同的個性,所以神容許不同的教會存在,好去接納各種不同的人。教會不會傷害人,但教會中的人有傷害別人的可能性,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在我們不完全的本性中,在與人相處時有意無意中會傷害到人,傷害是可以醫治的。有的需要時間,有的需要方法,就如同雅各後來回到迦南地時,他跟他的哥哥合好了。我們應當求神給我們耐心和智慧去幫助受過傷的人,帶領他人重新回到教會,或為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教會。

 

第三種人是身體在教會,生命卻在世界的人。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的四百年中,他們有自己的社區,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把自己的種族傳統維護得埃及人沒辦法同化他們,雖然這樣,他們的信仰、價值觀還是被埃及影響得很厲害。教會中也有類似這樣的情形,雖然我們禮拜天來教會聚會,說我們是基督徒,但在許多不討神喜悅的事情上沒有分別出來,在平常生活中和非基督徒沒有兩樣。教會有這樣的使命,讓我們彼此成為裡外合一的選民。神揀選摩西去鼓勵他的同胞脫離埃及的敗壞,同樣要揀選我們,成為彼此的鼓勵。我們也知道自己有軟弱,需要弟兄姊妹的扶持。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強,而是對肢體的愛,和對神呼召的回應,我們願意彼此建造,幫助彼此更得神的喜悅。

 

下個主日是大安堂設立,進入第十六年的日子,好不好,讓我們設立這樣的目標,讓教會如同屬靈的迦南地,是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我們把幫助人更合神心意作為自己的使命,因為有我們,別人就得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