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30

『教會復興的條件』

使徒行傳1:6-26

 

我們知道教會需要復興,每一位基督徒也需要復興,但復興要從哪裡開始呢?有人說,這是神的工作,人沒有辦法預料。也有說,這是人的責任,不能用等候神的時間做藉口。

五循節聖靈降臨是教會誕生的日子,也是教會的第一次復興。那一天,基督徒的人數增加三千人,這樣的復興當然是神的作為,但最開始一批基督徒的預備,是教會復興不可少的因素。在耶穌復活以後到祂升天,和祂升天後到聖靈降臨之間,有兩段時間,前一段有四十天,後一段有十天。這五十天的時間當中,耶穌的門徒有的被鼓勵,有的被提醒、有的被安慰,之後的十天門徒們聚在一起禱告等候。在這十天當中,以彼得為首的門徒為主所應許的復興做了一些預備,他們並不知道所謂的復興什麼時候會發生,也不知道所謂的復興是什麼,他們順服主的命令,做了四方面的預備。第一、他們確認主給他們的使命,訂定目標;第二、他們在等候中禱告;第三、他們重新整理他們的團隊,並產生一位領導者來;第四、他們選出一位門徒,代替賣耶穌的猶大,讓這一個團隊沒有缺口。

最近一期的讀者文摘上有一段文字,雖然很短,但很能讓人作深入的思想。一開始問一個問題,「有五隻青蛙坐在木頭上,四隻決定跳下來,木頭上還剩幾隻青蛙?」「答案:五隻。為什麼?因為決定與實際行動是兩回事。」每一個人做事都必須有目標並且配合行動,屬靈的事也是一樣。有一個作家說:「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創造兩次,第一次在人的腦海中,另一次在實際的行動中。」如果我們沒有清楚的目標和行動計劃,許多工作的成功機會就會減少。教會的目標就是神的心意,但我們常常會誤會神的心意,我們以為神對教會最大的心意是建立人數眾多的教會,這樣的理解或許是正確的,但我們很容易為了表面的現象,而忽略了表面之下的部份。

在耶穌離開門徒升天以前,門徒問了耶穌一個問題,『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門徒問這一個問題,是出於政治的角度。羅馬人統治以色列人是從主前63年開始的,他們一直在等候一位彌賽亞出現,幫助他們脫離外邦人的統治,建立屬於自己的的國度。耶穌的門徒聽過耶穌談論許多關於國度的問題,他們把耶穌所講的國度當成眼見的、地上的國度。耶穌一方面告訴他們不需要知道,另一方面告訴他們應當知道的事。門徒應當知道的事是第八節所講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做我的見證。』

這一節聖經是使徒行傳最重要的經文,這節經文給教會復興的目標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傳福音的範圍,第二個是傳福音的方法。傳福音是從近到遠,從小的範圍擴大到大的範圍。在耶穌對門徒所舉出來的地理名稱中,我們看見這樣的原則,從離自己最近的範圍開始,然後擴大,一直到全世界。這樣的原則可以指地理上的範圍,也可以指人際關係的層面。耶路撒冷並不是耶穌大部份門徒的故鄉,耶穌的門徒大部份是加利利人,但他們當時候是聚在耶路撒冷城裡,他們從耶路撒冷開始建立教會,然後向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發展。我們把這節經文的內容用來分析整卷使徒行傳,就會發現,使徒行傳第一到七章的內容,是門徒在耶路撒冷的活動,第八到九章是在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的工作;第十到二十八章,是使徒從該撒利亞到當時的地極的工作。

在人際關係的層面上,我們在使徒行傳中看見,門徒最先接觸的人是從世界各地回耶路撒冷的虔誠猶太人,接下來住在耶路撒冷的本地人,後來反對福音的猶太人開始逼迫門徒時,他們轉到別的地方向外邦人傳福音。簡單來說,傳福音的目標最開始是向那些容易傳的人,然後是常接觸的人,接下去才是不熟悉,甚至是困難的人。

我們把地理環境跟人際關係這兩個因素來看傳福音的使命,就會發現神並不苛求我們,他我們的目標是,從最近的地方和最容易的人開始傳福音。當我們開始加入大使命的計劃時,神會一步步帶領我們往更遠的地方,和向更不容易的人傳福音。

至於在傳福音的目標中,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做呢?在大使命的經文最後說,『做我的見證』,做見證的原文意思是「做見證人」,做見證人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嘴巴講,另一種是用生活來證明。門徒在來自世界各國的猶太人面前,用嘴巴做耶穌基督的見證,用他們聽得懂得話語把福音傳給他們,後來在耶路撒冷的百姓當中,門徒用生活做見證,使徒行傳二章四十六、四十七節說:『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在中國大陸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有一位宣教士醫生醫好一個有白內障的病人,幾個星期後,那個被一好的人用一條繩子牽了四十八個盲人,來找那位醫生,希望也得到醫治。幾個月以前,我看見一個在這大樓上班的人瘸著腿走路,我問他怎麼了,他告訴我是因為痛風的關係,後來有一次我跟一位管理員聊天談起這事,那個管理員馬上寫了一個名字和電話號碼給我,說那個醫生是專門醫治痛風的,非常有名,他每一天差不多要看一百五十個以上的病人。我拿著字條去給那位鄰居,當他看見字條上的名字時,笑一笑說,他就是給這位醫生看的,一開始也是別人介紹給他的。其實真正好的醫生不需要打廣告,只要被他醫好的病人給人家看他已經健康了就夠了。

耶穌要我們去對萬民做見證,他並沒有要我們去醫治別人,也沒有要我們去承擔別人的重擔,他只要我們做見證,讓別人看見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時,就想要來多一點認識耶穌基督,我們沒有什麼本事去解決別人的問題,但可以讓別人看見,你之所以有充滿喜樂和平安的生活,唯一的原因就是耶穌掌管你的生命。基督教最大的影響力是基督徒生命的改變。

教會復興的第一個條件是有清楚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從容易的地方和平常的生活中開始。您願意採取行動嗎。

教會復興的第二個條件是等候,等候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堅持下去。耶穌升天以前囑咐門徒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耶穌的門徒大部份是加利利人,他們是來自鄉下的漁夫,在耶路撒冷他們沒有產業,沒有屬於自己的地方,在耶路撒冷卻有反對耶穌的猶太人,門徒在這樣的地方是不好受的,但耶穌要他們留在耶路撒冷等候。在耶路撒冷等候的人中有四種人,十一個門徒、一些跟從主的婦女、耶穌的母親與弟兄、再加上其他沒沒無聞的人。這一批人等候在耶路撒冷,他們堅持下去,他們同心的禱告,同心面對他們的處境,要等到神所應許的來到。

直奔標竿的作者華克里牧師,還在讀神學院時研究教會健壯的原因,他發現健壯教會的特點是傳道人都在任一段很長的時間。教會要復興,必須有堅持下去的人。教會復興的條件是有一批願意堅持下去的人,有的人默默的禱告,有的人默默的擺上,有的人把他們的恩賜奉獻在教會的事工中,然後等候神的時間來到。

教會復興的第三個條件是人,包括個別的一個人,和整個團隊的成員。耶穌所呼召的門徒中有兩個猶大,其中一個是出賣耶穌的猶大,後來這個猶大後悔了,他去找祭司跟長老,要把賣耶穌的三十塊錢還給他們,被拒絕後就去上弔死了。原本十二個門徒少了一個,他們在等候的期間辦了一件事,選了一個人代替賣耶穌的猶大的位置。彼得說,這是必須做的事。耶穌訓練出來的門徒是一個團隊,在團隊中會有人的問題,但整個團隊的工作不會因為人的問題而產生缺口。在二十一和二十二節說,成為團隊的成員必須具備兩個基本資格,第一個是跟隨耶穌的人,第二是願意為主做見證的人。這兩個資格是做門徒的基本條件,也是基督徒能夠做到的。不過當他們揀選這一位代替猶大的人的那天,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人聚集,扣掉原來的門徒和婦女,及耶穌的家人,至少還有好幾十人在場,結果只有兩個人符合這兩個基本條件。這是一個很嚴格的篩選,因為十二個門徒將要承擔初代教會一切事工的責任,這些人要有長時間的忠心,並且受到眾人一致的肯定。

教會復興是許多基督徒的期待,但所謂的復興並不只是表面上的現象,而必須有清楚的目標,我們的目標就是有人開始向容易接受福音的人直接傳講,把基督徒應當有的見證活在人面前,不管結果如何,堅持下去等候神的應許來到,願意成為一個能承擔責任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