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3

『你能為主捨命嗎?』

Jn13:36-38Lk22:54-62

 

這一兩個月以來,到教會來溫習功課的孩子中,那一個特別需要幫助的學生,最近發現他在學習上的一個困難是不覺得自己有錯,有時候叫他讀課本,告訴他讀錯了,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沒錯啊!」,有許多教了好幾次的字,過一兩天又錯了。上個禮拜有兩三天的時間去聯會辦公室處理一些事,遇見一位同工一直跟我抱怨說,電腦壞了,我看了他用電腦一下子後,我知道電腦沒有壞,問題是他在使用上不熟練。自我評估是一們很不容易的事,有的人會把自己高估了,也有人會低估自己。大部份人通常高估的部份是自己的能力,低估的是本身的缺點。

耶穌的門徒也是普通人,最親近耶穌的彼得,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或許從耶穌那裡聽了許多道理,也學到一些服事別人的技巧,但他對自己的認識似乎還不夠,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自己的缺點,當耶穌在被賣之前說,將要離開他們,彼得要跟耶穌同去,並且自信滿滿的說,就是把命捨了,也要跟耶穌到底。他拒絕承認他有否認主的可能性,他只相向自己的判斷。彼得後來在一隻公雞的啼叫聲中明白過來,原來他對自己的評估是錯誤的,他並沒有自己所想像的那樣剛強。耶穌所選召做門徒的人都是跟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我們通常是先選擇依靠自己的,除非到了自己山窮水盡時才願意去靠主。其實許多信徒跟彼得一樣,不認識自己的軟弱。彼得有一個強烈愛主的心,但他卻不知道自以為剛強事他最脆弱的地方,他太過於自信,太依靠自己了。

這一兩天在美國有一卷新出版的錄音帶引起很多人注意,這捲錄音帶的內容不是某一位歌星唱歌,也不是什麼音樂樂曲,而是一段對話,一個政治醜聞的內情。那是尼克森在水門事件爆發後,被調查時的錄音帶。尼克森因為水門事件下臺,接續他當總統的福特,以總統的特權赦免他。後來福特總統寫了一本書叫做「醫治有時」,在書中福特形容尼克森是一個能力非常強的人,但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驕傲,驕傲使他在水門事件中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最後因此而垮台。在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都是這樣,去年轟動全世界的電影「鐵達尼號」,當年在她下水時,建造的人宣稱這是一艘不會沉沒的船,但這艘船連一次的航程都沒有完成,就撞上冰山沉了。在哥林多前書十章十二節說:『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捉拿時,彼得有在一次把他那種靠自己行事的個性表現出來,他為了保護耶穌不被抓走,拿起刀來就砍,把大祭司的僕人馬勒古的右耳削掉。彼得或許是急了,也可能是害怕了,他按照一般人處理事情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彼得並不完全明白耶穌曾對他們講過的話,他把耶穌彌賽亞的身分當成屬世界的,他說他願意為主捨命,是以他自己的幕的說的,自然用他自己的方式捨命。加爾文解釋這段經文時說:彼得試圖用刀而不用嘴巴去證實他的信心,這實在是沒有經過大腦的行為。當他該承認主的時候,他卻否認了,但在沒有主允許的情況下,他卻要鼓動革命。彼得的例子給我們當鑑戒,讓我們學習去平衡我們的熱心。當我們自己的想法蠢蠢欲動要做出超過神對我們的要求時,我們應當知道,我們的熱心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後果。

彼得的熱心不是信心的結果,而是出於自己的行動,沒有讓神調整過的。有一種台灣常見的植物叫做日日春,這種植物幾乎一年四季都會開花,這種植物含有很大的毒性,但這種植物中有八十幾種可以當成藥物的成分,這些成分單獨的提煉出來時,可以治療許多種病症。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都是這樣,需要先被提煉以後才有價值。當我們要從信徒成為門徒時,也必須面對這一個過程,先認識自己的熱心是哪一種熱心,然後把自己交給神管理,才能成為主的器皿。

當耶穌被抓拿後,聖經描述彼得說:他遠遠的跟著。馬太福音記載彼得跟到大祭司的家,目的是為了要看看這是到底會怎樣。彼得在大祭司的院子裡,他非常的矛盾,他不想離開,也不願意冒著危險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彼得混在大祭司的僕人和差役中,路加福音說:彼得坐在他們中間。他表現得很大方,希望別人不要注意到他。當火光照在彼得的臉上時,有一個使女認出他來,第二次另一個使女也認出他來,過了大約一個小時,有人聽到彼得的口音,再一次認出他是耶穌的門徒。馬可福音把彼得否認的方式記了下來,他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這時候,雞叫了,耶穌轉過頭來看彼得。

彼得想要做一個旁觀者,他不願意被人認出來他和耶穌的關係,他坐在人群當中,想做一個局外人,以旁觀者的身分去看事情的進展。彼得一步步的混進去,或許是捨不得離開耶穌,但當面對表達立場的時候,他先想到要顧自己的命,把先前說可以為主捨命的話忘記了。跟隨過主的門徒沒有辦法隱藏在世界中。撒旦最常對付基督徒的方法就是這樣,他讓我們一點一滴的移到安全舒服的地方,讓我們的身體感覺平安了、溫暖了,但心裡的火熱卻逐漸地冷卻下來,同樣的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問我們,你真的是基督徒嗎?如果你承認了,你的平安跟溫暖馬上就要消失了,你會怎麼做?會叫我們離開主的事情不是逼迫,而是一點一滴的鬆懈,一步步的妥協,而自己還以為沒有離開主,以為自己用了最好的方法親近主。

當我們為了世界的平安跟溫暖讓步時,我們對罪的敏感會降低。彼得第二次跟第三次否認他是耶穌的門徒之間,有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聖經特別把這一個情況記下來。彼得在這一個小時裡面在想什麼呢?我們永遠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一件事,彼得沒有想到耶穌曾經說他會不認主。在這一個小時之前,彼得已經兩次不認主了,他對自己的失敗一點感覺都沒有,他已經被世界暫時的平安和溫暖麻木了。在耶穌的門徒中,彼得常常是反應最快的一個,但在那一個重要的關頭,他麻木了。

  在四卷福音書中,對彼得不認主的記載都有一點點不同,最一致的內容是雞叫了,路加福音把這一段描述得最生動,我們好像能聽到那一聲雞啼,好像看見耶穌轉過頭來看彼得的那一幕。彼得再院子中跟第三個問他話的人才說完話,就聽見雞啼,他往耶穌被審問的房間看過去,耶穌從房子裡轉身看彼得,這一看讓彼得出去痛哭。彼得終於明白過來,他並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樣,真的能為主捨命,原來他自己這這麼不可靠,自己為剛強、自己為有能力,卻要靠一隻公雞的啼叫聲提醒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在我們軟弱的時候,聖靈會用不同的事物來提醒我們,對彼得來說,公雞的啼叫提醒他去面對自己的問題。

  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把鬧鐘設定好,但如果睡得很晚時,第二天早上一聽到鬧鐘的響聲,第一個反應就是它關掉,然後繼續睡覺。我們可以自己控制鬧鐘,但如果你要養一隻公雞每天叫你起床,你必須接受不能把他關掉的事實。在我們靈命麻木的時候,神會用類似「公雞」的人、事、物來把我們叫醒。不過我們要有一個願意的心,否則雞叫了幾十次,我們還是無動於衷的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就代表沒有接受耶穌做我們的主。

  彼得想起耶穌曾對他說的話以後,便出去痛哭。在原文聖經中,用兩個字來描述彼得的哭,一個字是痛苦,另一個是痛哭。彼得看到耶穌看他的那一眼,他的心碎了,他從耶穌的眼中看見自己的軟弱,失敗、無知、醜陋,他不再假裝自己是剛強的人,他完全沒有保留的承認自己是軟弱的人。

  耶穌的十二個門徒中有兩個曾經被耶穌稱為撒旦和魔鬼,馬太福音十六章23節,耶穌預言自己會被殺,彼得拉著耶穌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對彼得說:『撒旦,退到我後邊去吧!』約翰福音六章70節中,耶穌說在十二個門徒中有一個是魔鬼,這是只後來賣耶穌的猶大。彼得跟猶大都被魔鬼利用過,但結局不一樣。彼得聽了公雞的叫聲,醒悟過來悔改了;猶大雖然好幾次被提醒了,卻仍然執迷不悟,最後選擇死亡。每一個人都有軟弱的時候,軟弱並不代表沒有機會重新站起來。曾經軟弱的彼得後來成為建立教會的人,被主使用。

  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飛彈的國家是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德國人用一種叫做V2的火箭攻擊倫敦,雖然造成很大的破壞,卻沒有把英國人打垮,因為V2沒有修正彈道的功能,不能打中某一個想打的目標。後來世界各國開始發展研究導彈,讓發射的飛彈能夠對準目標打下去,當飛彈發射出去以後,不管遇到強風或其他的影響,他都會自己修正方向,現在大家都很害怕這種武器,因為現在的飛彈一但設定好目標後,就會有很高的命中率。

  門徒跟信徒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懂得做修正,我們沒有辦法不去面對世界對我們的衝擊和挑戰,卻應該在世界的潮流中調整自己,讓自己在正確的方向上,跟隨主耶穌的腳步。當我們軟弱跌倒時,求主給我們一個敏銳的耳朵,去聽到提醒的聲音,早早脫離世界的試探,當我們願意回轉時,也次給我們行動的力量,走主要我們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