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道會大安福音堂設立及發展簡史

投影片   21週年見證特輯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90

1991 1991/6/21教會淹水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三年夏天,柯寬仁牧師完成兩年國語課程,按照差會的計劃,預備開拓一間新的堂會,經過初步的評估,決定在大安區。設堂的地址在尚未完工的成功國宅旁邊,租到一戶一樓連地下室的公寓房子,地址是和平東路二段26519號,九月中柯牧師一家遷入住在一樓,地下室預備作為會堂使用。安頓好後,柯牧師夫婦開辦英文班及其他才藝班,作為接觸社區居民的途徑,並時常做地毯式的分發單張。

一九八四年

  四月十九日復活節舉行開堂禮拜,開始正式主日崇拜聚會。六月三日發生水災,教會外的馬路淹水約兩尺,新裝璜好使用不久的會堂完全泡在水中,主日聚會改在一樓,柯牧師家的客廳。開拓的第一年,主日崇拜的出席者中,有不少借自友堂的會友,請他們來協助各樣的服事工作(司琴、領會、講道等)。週間開辦各種預工,所接觸的人包括慕道友、久未聚會的基督徒、及單純為學習才藝而來的人,在這些人裡面,有的開始穩定參加主日崇拜,有一些人介紹他的家人進到教會,例如某位小姐來上英文課,後來傳道人到其家庭訪問後,帶領她的父母進到教會,後來成為基本會友。到了年底,成功國宅完工,原屬眷村的住戶開始陸續遷回,這些原住戶集中住在1118棟,其他30棟的大樓,因國宅滯銷,幾乎沒有人搬進來住。本年受洗人數四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十五人。

1985

  本年開始真理教導的聚會,包括成人主日學及查經班,對建立會友的靈命基礎有很大的助益。福音預工繼續進行,新成立的團契配合預工的聚會,會友與學員有一起聚會建立關係的機會。三月間,就讀於宣道神學院的神學生高美環,開始到本堂實習,配合週末的聚會及事工;七月底另一宣教士家庭畢國安牧師,結束在美國一年的述職回到臺灣,被安排到本堂與柯牧師夫婦配搭。年底時改裝地下室,原容納三十人的會堂,擴充為可容納六、七十人的會堂。本年受洗人數三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二十七人。

1986

  暑假左右,教會主日崇拜的出席人數有較穩定的成長,同時也開始參與對外支持的事工,五月間第一次推動差傳認獻,共認獻77,800.。七月高美環由宣道神學院結業,開始在教會全時間事奉,同時柯牧師一家本期的事奉屆滿五年(延長一年),全家返美述職一年,大安堂由畢牧師接任主任牧師。暑期有神學生郭雅純來實習,負責吉他班的課程,有不少青年人參加,同時社青階層的會友增加,成立了青年團契(含未婚社青),開始階段常安排聚餐,一方面頗吸引由外地來台北市的年青人,一方面對建立契友間的互動關係,有很大的幫助。十一月主日崇拜中開始有詩班獻詩。本年受洗人數三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三十五人。

1987

  這一年的主日崇拜出席人數有下降的現象,造就性質的聚會較少。成功國宅的住戶正緩慢增加中,但絕大部份仍為空戶。高美環傳道正式由宣道神學院畢業,林信仁辭去工作,全時間進入宣道神學院上課,週末在本堂實習。本年受洗人數九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三十三人。

1988

  因房價開始漲,成功國宅滯銷的房子被搶購一空,住戶有快速增加的現象。宣道神學願在本堂開三福訓練課程,對社區做逐家探訪佈道工作,新的福音預工相繼開辦。週四夜間禱告會的出席會友增加。三月間,新到臺灣的宣教士,范樂理牧師夫婦在學習國語的階段,未開始服事前參加本堂主日聚會。七月間另一宣教士家庭,白義凱牧師亦由別堂轉來本堂聚會,他們也仍在學習國語的階段,預備到宣道神學院教書。宣道神學院秋季開學後,有兩位神學生在本堂實習--林信仁、黃麟玉。本年受洗人數五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四十二人。

1989

  范牧師夫婦元月搬家到高雄,與柯寬仁牧師夫婦配搭開拓另一新堂。成人主日學參加人數不多,但上課穩定。五月間社青會友在成功國宅中籌設一店鋪,名為「青溪地」,做為福音聚點,經營內容為飲料餐點,七月十日開張,同時畢牧師任期屆滿,返國述職,本堂由高美環傳道獨力承接。暑假期間有許多戶外佈道活動,包括發單張、個人談道,「青溪地」也接觸不少新朋友,帶領了幾個慕道有加入教會。畢牧師離開後,西差會不再差派宣教士前來,同時在經濟上的支持亦大幅縮減,每月支持兩萬元教會房租,但因房價的漲,連帶房租也大幅調升,教會面對較大的衝擊與挑戰。本年受洗人數六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四十四人。

1990

  在逐年調升的房租壓力下,開始推動建堂奉獻。成人主日學因同工不足而暫停,「青溪地」因收支不平衡及缺乏經濟支援,而無法繼續經營下去,二月間轉讓給大安長老教會,也是作社區福音預工用。社青團契因契友結婚、出國留學、搬家而不穩定聚會。六月間,會友中最參與服事的一個家庭遷居美國,另一個家庭也在八月間赴美受訓一年。十月間另一位會友赴美工作,年底兩對新婚的夫婦分別遷居士林和汐止。六月間林信仁傳道由宣道神學院畢業,留在本堂服事,十月底與高美還傳道結婚,一起在本堂服事。本年受洗人數五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四十人。

1991

  四月間選出第一屆執事會。六月二十一日下午一場雷雨後,教會再度淹水,只差一尺地下室就灌滿了水。水災後所有設備遭受毀損,地下室無法繼續使用,主日崇拜改在一樓客廳舉行,空間只能容納三十幾人。九月房租到期時,房東再度調升租金五千元,教會每月房租達到六萬元。繼續積極推動建堂奉獻,十二月間有人為建堂奉獻一百萬元,對建堂的目標有很大的鼓勵作用。本年受洗人數五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三十九人。

1992

  四月間林傳道夫婦報考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六月間教會房東寄存證信函給林傳道,表明不再續租房子給教會。八月一日執事會決議不再租這個房子,另租或購買其他房子作為會堂使用;八月十九日簽約購買本堂現址;九月十九日將舊堂房屋交還房東;九月二十日在新堂第一次主日聚會。新購的會堂是信義會靈光堂一位女教士(傳道)的房子,她年輕時便守寡,這個房子是先生留下的老房子,經建設公司改建後分得,購買之前她因腸癌末期住加護已有一段時間了,當她得知這個房子作為教會使用,得到極大的安慰,在正式使用後第二天,九月二十一日她便被主接走了。九月間林傳道夫婦開始在浸信會神學院進修,因傳道人沒有全時間在教會,大部份的事工受不同程度的影響。本年受洗人數三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三十九人。

1993

  在新的會堂開辦幾次英文班,教會所在的這棟大樓是辦公大樓,所以吸引不少上班族參加,但因同工不足,無法做跟進工作而沒有人留下來。教會經濟因銀行貸款利息沉重,每個月的經常費收支都剛好平衡,沒有餘力償還借貸款項。在新的會堂聚會,主日崇拜有增加的趨勢,但不穩定,最多時有六十人,但為時不久,聚會人數保持在三十至四十人之間。

  三、四月間本堂與景美堂計劃聯合植堂,目標在深坑。兩堂分別向西差會申請宣教士前來配搭,西差會差派范樂理牧師到景美堂,本堂沒有宣教士前來,但另外申請在宣道神學院教書的白義凱牧師繼續留在本堂,主領每月的聖餐禮拜,同時也擔任顧問牧師,作為林傳道夫婦在浸神進修的輔導牧長。本年受洗人數三人,平均主日聚會人數三十九人。

1994

  教會的情況和去年大致相同,但聚會人數一直沒有增加。這一年建堂的還款有五十萬,利息支出七十幾萬,教會的經濟保持在收支平衡狀態。白牧師一家繼續留在本堂協助,深坑的植堂工作主要由景美負責,本堂參與。本年沒有人受洗,平均主日聚會人數有三十八人。

1995

  六月間,林傳道夫婦從浸信會神學院畢業,全時間回到教會服事。由於銀行貸款利息的沉重支出,加上傳道人回教會全時間服事的薪水及房租,教會經濟無法平衡,1994年底推動會友以三十萬為一個單位的無息借款,在本年中旬開始有實際的成果,年出還有八百萬的銀行貸款,到年底時減少為五百五十萬,節省下的利息剛好足夠支應增加的支出。這一年付給銀行的利息有六十一萬多元,還借貸款本金一百萬。

  萬康玫姊妹九月間進宣道神學院就讀,第一年留在本堂實習。劉群芳傳道也從基督書院的學生輔導室辭職,進入華神就讀道碩課程,也留在本堂實習。這一年的受洗人數有五位,平均主日聚會人數約三十九人。

1996

  過去幾年,本堂的會友雖有因留學、搬家、及移民等因素離開,但也有新來的人。這一年有幾個家庭離開本堂,轉去推動小組的教會,對本堂影響很大。建堂的負債總額減少六十萬,整年貸款利息的支出仍達四十二萬,繼續推動無息借款,盼望早日將銀行貸款還清,將利息用來償還本金。教會事工方面,加強與非基督徒的接觸事工,開辦幾項預工,很成功的與數位學員建立不錯的關係,但還沒有人因此信主。這一年有八個人受洗,主日平均聚會人數約三十八人。

1997

  六月間銀行的貸款全數還清了,因為有一位非本堂的弟兄無息借三百萬給教會,並且教會地下室的停車位賣得二百四十萬,到八月底,教會建堂的金額由九百四十萬,減少為六百三十五萬,八個月來,負債少了三百零五萬。六月間有十名會友,因移民及留學離開本堂,另有數位會友出國兩三個月。八月間舉行洗禮,有三位弟兄受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