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9.12大安堂社青聚會神學的故事()—教會最高權柄的形成

 

上次提到教會組織的形成,這次的重點是產生教會最高權柄的歷史關鍵因素。任何組織都一樣,如果光有組織架構卻缺乏執行力,這樣的組織只是一個空殼子,組織的執行力必須透過權柄實現。發生在主後二六八年的安提阿會議,對(安提阿城附近的)撒摩撒他的保羅提出譴責,因為他否定耶穌一開始就具有神性,而是在約旦河受洗時發生變化,在十架上受死時被神收養才具有神格。安提阿會議針對撒摩撒他的保羅所教導的偏差做出決議,他不能繼續擔任教會的主教。這個決議被當時教會接受的原因,並不是基於教會的權柄,而是出於對安提阿會議結果的接納。就時空因素來說,安提阿會議的過程及結果,比起主後三二五年所召開的尼西亞會議時要來得單純,因為前者還處在逼迫的氛圍中,教會的內聚力往往會成為外力介入的防火牆。但後者的處境,可以說教會的真理防火牆已經被突破了,雖然被植入的病毒並沒有對基督教的真理造成任何破壞,但透過人敗壞的本性,在後來的教會歷史中逐步瓦解了信仰的單純性。

 

要了解當時教會最高權柄產生的原因,需要先明白當時羅馬帝國發生的大事。在君士坦丁大帝之前的羅馬皇帝叫做馬克森狄(Maxentius),他不是合法繼位的皇帝,君士坦丁原本是一位軍事統帥,對於馬克森狄的不合法繼位,他採取的手段就是揮軍直取羅馬城,把馬克森狄從皇位上趕下來。在西元三一二年的十月君士坦丁領軍兵臨羅馬城下,在開戰前夕他向眾神禱告祈求勝利,那一夜,在睡夢中他見到空中浮現基督教的象徵圖像(十字架),同時有「以此記號征戰」的字樣,第二天他就帶著飾有十字架的旗幟及盾牌上戰場,終於攻下羅馬城把馬克森狄處死。後來君士坦丁被推為羅馬皇帝。西元三一三年他在米蘭頒布一道諭旨,正式宣告皇室寬容基督教信仰,之後有頒布一連串恢復過去基督徒被剝奪或搶奪的權利及產業,從此基督教在羅馬帝國中的地位,從遭逼迫者轉變為爭相加入的宗教。不過歷史學家說,君士坦丁並沒有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而且他也從來沒有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一直到他離開世界,他還是按照羅馬帝國的傳統擔任原官方信仰的祭司長。

 

在教會從被逼迫轉變為合法宗教的過程中,教會內部在信仰上發生一個爭議,這一個爭議簡單說就是『「基督的神性」與「神的神性」是否相同?』這一個爭議造成當時教會分裂的危機,兩邊都各有支持的主教(教會領袖),這一個爭議的中心就是後來被稱為「亞流主義」的神學。在亞流主義之前,關於基督神性的偏差已經出現過兩個了,一個就是安提阿會議所處理的「養子說」(adoptionism),另一個是撒伯流主義的「神格惟一論」(Monarchianism)【簡單講就是,神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角色出現,創造的階段-神、救贖的階段-聖子、宣教的階段-聖靈】,這兩個偏差都否定了三位一體神觀。而亞流主義認為「基督的神格」是次於「神的神格」的,也就是否定了三一神觀,不過亞流在解釋上比前面二者高明許多,得到當時許多主教的認同。

 

有一位叫亞歷山大的主教,為此於三一八年在亞歷山太城召開主教會議當時從羅馬帝國東部的地區來了一百名主教參加,會議的內容是聽取亞歷山大主教對亞流主義的譴責,會議後亞流被逐(他只是一位負責教導的長老,並不是主教,但他的教導影響許多人)。亞流被逐之後,到一個較尼哥米底亞的地方找老朋友優西比烏,之後他們就開始寫信給其他沒有參加亞歷山大會議的其他主教,為亞流的教導作辯解。當亞歷山大主教知道後,也寫信針對他們的辯解做反駁。雙方的書信在眾主教間流傳,這個爭議演變到形成兩個陣營,一邊是譴責亞流的亞歷山大派,另一邊是同情亞流的派別。當時正個教會陷入分裂成兩邊的危機中。這個情況在君士坦丁大帝的眼中成為一個擔憂,他原本想借重教會的力量,幫助他膠合羅馬帝國不穩定的政局,他當然不樂見教會的分裂。於是他建議召開一個處理此爭議的會議,邀請當時所有的教會主教來參加,一切費用由他負擔,希望能夠化解這一個神學爭議所帶來的分裂危機。後來在西元三二五年召開的這個會議叫做「尼西亞會議」。

 

尼西亞會議開了兩個月,一共有三一八名主教出席,當時所有具有主教身份的教會領袖大約有五百名,這一個會議在教會歷史中被認為是第一個正式的會議。三百多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兩個多月,在做什麼呢?他們怎麼開這個會呢?當時會議的開幕式,君士坦丁打開天窗說亮話,他要當「眾主教的主教」,並且要指揮會議,讓這會議圓滿完成。(別忘了君士坦丁不是基督徒,而且還是異教的祭司長)。兩個月的會議處理了不少過去留下來的難題,大家一起訂出二十個「教規」,然後和皇帝一起頒佈。至於重頭戲--亞流主義,處理過程高潮迭起。在參加的三一八名主教中,只有二十八名是亞流主義的支持者,而亞流本人因為沒有主教身份而不能參加這次會議,他由他的好朋友優西比烏及另一位主教(亞他拿修)代表辯論。當優西比烏當眾說出亞流主義的核心思想時(基督是受造者,與神不相等),會議騷動起來,兩派人馬爆發一場暴動,直到皇帝下令阻止才平息下來。為了避免暴動再次發生,大家協議訂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信經」,折衷兩方的看法,這一個信經就是「尼西亞信經」。

 

「尼西亞信經」中的一句話說「我們相信主耶穌基督…..,受生而不是受造,與傅神本體相同」,這句話就把亞流主義的錯誤宣告出來了。這一點雖然處理了亞流主義的問題,卻為「撒伯流主義」開了大門,因為基督是「受生」的,所以符合了神在不同階段扮演不同角色的說法。這一份信經寫好後,皇帝要求所有人簽署,原本亞流主義的支持者都心不甘情不願的簽名,最後有兩個人堅持不簽,這兩位就是優西比烏及狄奧格尼斯(嗯~~?!亞他拿修呢?)。這兩個人的不合作,並沒有影響教會歷史對這次會議的定位,這的確是一次如假包換的「普世教會」會議。後來有好幾次類似型態的會議召開但有些是不被承認的。

 

在天主教的教會歷史觀中,早期四個符合「普世教會」定義的會議是,尼西亞第一次大會(325)、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大會(381)、以弗所第一次大會(431)、迦克墩大會(451),是四次會議的決議,被公認對所有的基督教神職人員都具有約束力,因為它們的決定都是按照被皇帝認定的「宗主教」,由他們的建議與引導召開會議,及強制執行議決內容。(尼西亞大會的「宗主教」就是反對亞流主義的亞歷山大主教,或君士坦丁大帝本人)

 

召開基督教全體大會的目的是處理神學上的重大問題,不過,當政治力介入或形成政治勢力之後,病毒已經植入教會組織中伺機而動。

 

思想:我們當如何處理信仰中的問題?